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操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王淑红
[导读] 实践操作能够激起小学生主动研究问题的兴趣

        王淑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北马路小学    015400
        摘要:实践操作能够激起小学生主动研究问题的兴趣,能够锻炼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下,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主人,学生成了学习上的配角,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而如今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操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操作  策略
引言
数学这门课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数学学科不仅仅是一串数字的组合,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小学数学实践操作对小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能够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的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从自己的动手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让数学真正的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完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操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实践操作的理解不到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实践操作理解不到位。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和学校对学生实际操作重视度不高,使得教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误区,加上教师对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加以重视,对学生造成了错误性的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操作的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2.数学实践活动不够深入
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没有对学生和教材深入、全面的了解和前置调查。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的不够全面,数学的实践活动只停留在课堂表面,没有真正地发挥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学生只是单单的知道这个知识,没有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
3.学生学习的主体不凸显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依然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学生在听的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学习的被动者,使得课堂上学习的氛围低沉,吸引不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数学这门学科更加的乏味,使教学实践操作没有发挥其本身的意义。教师还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课改发展的步伐,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自身的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4.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数学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只是把实践活动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活动,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无法及时地得到解决,实践操作的意义不大,不仅耽误了时间,学生还没有学到知识。

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活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到知识,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解决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操作问题的策略
1.加强理论的学习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需要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多方面的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小学数学课上才能设计出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转变教学理念
在以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课堂上,大多数都是教师说和做,学生负责听和看,忽略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如今的实践操作课堂要求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地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埋下伏笔。倡导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朋友的角色,互帮互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提高教学技能
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的课堂上,不只是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那么简单,要让知识和活动结合起来,一是提出有层次、有目标的问题,慢慢地深入教学,由易到难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解答,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与交流中,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点拨,共同学习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二是以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的操作活动,要提前预设突发事件的发生,还要有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的技能。
4.以学生为根本
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根本,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需求,设计目标明确实践活动,学具准备充分,要求详细,可操作性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在有效的实践操作中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5.结成小组,共同学习
在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的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不是优生的课堂。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要求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可以好中差搭配,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小组,当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组合方式,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氛围就建立起来了,学生就可以在自己参与的小组里,大胆地实践操作、表达交流、自主学到数学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也符合数学课标要求。这样结成小组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拉进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总结,吸取其他同学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的更加的优秀。
结语
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能去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带给自己的乐趣,增加自己的自豪感,不只是把数学概念和公式交给学生就可以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把数学活学活用,让数学富有生命力,让数学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雅楠.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分析及问题解决策略研究[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潘新辉.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8):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