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围堰能起到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作用,规范化的使用围堰技术能有效提升项目施工的效率性与安全性。鉴于此,本文在阐述围堰工程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就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应用要点展开了分析,并指出围堰技术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过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围堰技术应用水平,继而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水利设施建设应用的稳定性、安全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技术;技术要点
引言
围堰技术作为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中经常应用的技术类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其无论是对于水电行业还是整个工程项目均有着极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近些年来多数企业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已经有选择的融入了部分围堰技术,但由于施工流程不细致与水利施工原则被忽视的原因,使得围堰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因此,明确围堰技术应用原则,并从多角度对主要应用的围堰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1围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系统性制定围堰作业方案
为确保后期整个的施工过程科学性以及准确性,于开展水利作业前期,作业人员要求就作业现场环境和图纸等进行系统性的实地论证。需要确切掌握作业场地水文和地质等情况,依据围堰详细施工规范基于就技术使用施工诉求等开展研判,确定各个施工设计不可归地方,以支持即时开展必要的调整以及更改,由此可以大大降低各个项目的作业存在的弊端,为之后围堰项目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持。
1.2基坑排水作业要点
围堰项目的关键为隔断水流,确保整个项目作业环境的干燥性,故而于开展围堰作业期间,需要就作业的抗腐蚀表现和耐水冲击等给予确保,需要完善基坑排水作业。现阶段,较为典型的基坑排水方式包括经常性和一致性两类。前者又可以划分成多次排水模式和内侧单次排水模式。主要目标为渗透水、作业废水和内积水等为核心,要求基于基坑排水就整个架构干燥情况予以保障。
1.3合理设计围堰高程
高程控制是围堰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在堰顶高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围堰的实际工作环节,还需要对项目导流设计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以此确保围堰设计应用的规范性、合理性。在上流围堰高程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在考虑水位、爬高的基础上,对围堰安全超高情况进行规范控制,此外需系统管理上下游的水位差情况;而在下流围堰设计中,下游水位、波浪爬高和围堰安全超高是三个基本的设计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用来拦截水流的围堰,在高程设计中需考虑调洪因素、纵向围堰设计,然后按照阶段分布的形式进行顶面设计,满足上下游围堰顶高设置要求。
1.4重视防渗防冲设计
围堰使用过程渗透、冲击影响强烈,这要求在围堰技术应用中应将防渗防冲设计作为设计重点,系统开展围堰结构的斜墙、水平铺盖和垂直防渗墙设计。防冲设计要点如下:(1)科学合理地选择斜墙、水平铺盖和垂直防渗墙的建设材料,明确规定此材料的类型、尺寸。(2)围堰底部防护设计中,应重视抛石护底、柴排护底方式的应用,合理设置导流墙,达到稳定束窄河道水流的作用。(3)系统开展堰接头部位设计和施工,如可选择刺墙的形式来增加绕流渗径,这样能减少集中渗漏对堰体的危害,确保围堰接头的稳定性,达到提升围堰防冲的效果。在围堰防渗施工中,灌浆防渗是较为常用的技术类型,其技术要点如下:(1)灌浆防渗施工钻孔中,应将孔径的大小保持在130mm,同时孔深植入基岩的距离需不低于50cm,钻孔偏差保持在25cm以下。(2)灌浆防渗施工要注意冒水、脱空现象的控制,在钻孔结束后,工程人员应进行PVC管的高质量安放,通常该类管道的间距保持在10~15cm,管道直径为5cm。(3)灌浆施工前,应对灌浆材料的配比进行严格设计,然后按照全孔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提升整体灌浆效果。
要注意的是,就地取材是灌浆防渗施工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围堰本身是一个临时性结构,采用灌浆防渗技术施工时,通过就地取材可节约工程建设成本,这对于工程效益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其能进一步降低施工污染程度,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此外,通过灌浆施工能使围堰结构内部的应力状况良好,提升围堰防渗效果。
2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2.1钢板桩施工技术
在河床中打入钢板,然后填土固定,进而形成完整的钢板围堰结构,这便是钢板桩施工技术。钢板桩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对外界因素的要求不高。除此之外,钢板围堰结构还具有可拆除便捷的特点,有助于提升施工的效率。钢板桩施工技术还可以在水流流速较大的河床中应用,并且在水流较深的河床中也可以应用,因此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条件。
2.2浆砌石块围堰
将石块做分层处理并卧砌石块的石块处理方式,将使得石块结构存在较多细缝,继而难以保证砌筑效果。该过程建议融入拉线方式,以消除其中的空洞。同时,应对石块做湿润处理,以确保在铺砌完毕后更好的将水分深入到石块中。另外需要大致判断石块的缝隙情况,若所产生缝隙厚度在35毫米以上,建议以碎石结构作为填补措施以达到填补效果。想要达到表层的足够光滑目的,则必须做好缝隙填补与抹面工作,以缝隙填补为例,必须在展开工程施工任务前对缝沟与缝操表面进行深入清理。而填补与抹面工作的展开,则应在确保砌筑砂浆搅拌合理效果的前提下,做好与之对应的填补与抹面工作,继而实现期望达到的防护目标。
2.3装袋与黏土围堰
在该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流速在每秒1.3米、水深在2.7米以下的河流,由于土质渗透性并不明显,此种情况下必须融入合适的装袋围堰技术,且需要堆放足够水带以保证形成围堰结构后袋缝控制的合理性,提升其整体防护能力。此种围堰方式,其所对应的应用范围多为水流速度在每秒0.4米而水深在1.3米以下的河流,此时若选择应用合适的砂土或粘性土结构,将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预估的填充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实际填充过程中所选择应用的材料与沙土为主,则应提前制定围堰加宽计划,联系沙土颗粒的具体大小数据以明确最终的加宽宽度数值,从而充分发挥出所设置围堰的效果。
2.4围堰的拆除和加固
水利项目作业于围堰建成之后,应当选择挖掘机等设备给予必要的二次夯实处理,使用对应的技术就围堰的渗漏情况开展必要的实时在线检测管控。就围堰存在塌方问题期间,可以使用沙袋、木桩等给予必要的维护,由此最大可能的避免坡面存在位移情况,降低自然气候等对于坡面带来的巨大影响,显著提增围堰的整个稳定效果。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围堰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围堰技术的应用,保障围堰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进而为后续的水利工程施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坤,齐翠,阁田颖.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02:244.
[2]尹志友.水利施工围堰技术的运用及施工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20,07:153-154.
[3]周涛,胡玉.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2):242-245.
[4]侯少波.大坝施工中的导流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36-37.
[5]程东普.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 301(19):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