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家校沟通技巧,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白家琼
[导读] 在家校沟通理念的带动下,家长与班主任同时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当中

        白家琼
        重庆市丰都县琢成学校,408216
        摘要:在家校沟通理念的带动下,家长与班主任同时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当中。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引导者,班主任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取得互动,依靠经验、技能、情感、目标上的互通有无,建立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家校沟通;沟通技巧;班级管理
        一、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一)家校沟通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
        班主任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学生的基本状况,我们通过在学校的观察、接触可以大概把握。但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特殊性,比如,身体、性格、脾气等,这些我们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所以及时和家长沟通是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
        (二)家校沟通有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学校的信任感
        家校关系是多变的,它容易恶性循环,也容易良性循环。作为教师一定要能够正确和家长沟通,好的沟通既展示了教师个人的良好素养,又能够树立学校的正面形象。好的沟通,家长们会看到孩子的进步,就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就会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这就是信任,这种信任就是我们良好家校沟通的成果。
        二、教师引导家长,改变教育方法
        依靠家校互动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特点,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结合当前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来看,部分家长扮演着班级管理环节的“局外人”,对有关教学任务、教学要求缺乏重视,使其尚未养成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意识。当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相互脱离,班级管理活动很难得到落实。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取得互动,构建全新的家校共育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还可以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问题、生活问题记录下来,将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所犯下的错误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针对斗殴、酗酒、早恋等不良行为开展教育班会,促使家长形成“警钟长鸣”的防范意识。班主任应根据教学时间发起家访活动,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沟通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帮助家长改变“树大自直”的错误思想,要求家长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父母所发起的教育活动更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当教师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传递给家长之后,家长能够以更为正确的方式对学生发起教育。
        三、家长监督教师,把握教育分寸
        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家长应积极与教师结合起来,努力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发挥自身的管理。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依靠教师引导家长、家长监督教师控制管理方法,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极为敏感,缺乏主动配合管理工作的良好意识,一旦教师出现言语过激、语气不当等行为,将会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引发师生矛盾,学生可能会产生暴躁、自卑等消极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将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伤害降到最低,教师应引导学生家长对自身的管理行为进行干预:每天与学生发起互动,交流上学期间的经历、见闻,并对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在与学生发起互动之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在依靠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家长应及时与教师发起沟通,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反馈意见,对于因学生个人能力而引发的管理矛盾,可请求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因教师的不当行为而引发的教育问题,应及时要求班主任做出调整,依靠监督、互动两大体系的相互配合,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落实。


        四、依靠线上互动,提升管理质量
        因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部分家长可能缺乏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尝试建立相应的线上沟通机制,依靠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性、即时性特点,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管理质量。在线上交流环节,班主任应以平等、自由的身份引导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依靠线上平台建立不同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家长群策群力,畅所欲言,对班级管理活动的当前状态提出改进意见,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班主任可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班级管理经验带入到线上平台当中,利用微信、QQ等通信软件引导家长进行分析、交流,思考该管理模式是否适用于本班级,围绕家长的意见调整教学管理计划。
        五、创建评价制度,改正管理问题
        在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受个人情感、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干预,每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当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短板问题。结合外界评价对有关短板进行优化,这才是推动班级管理活动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应及时引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评价活动当中,依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环节,班主任应针对当前的班级管理实效、班级管理方案制作相应的管理评价表,要求学生、家长共同发起评价活动,结合综合评价结果对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进行评定。在评价活动中,家长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应独立发挥作用:班主任应提前对评价原则进行说明,要求家长结合自身的观察经验与学生的综合反馈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保障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在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家长必须及时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言无不实”。依靠真实、全面的评价机制正确认识自己。
        六、交流管理经验,落实家校合作
        在全新的班级管理体系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应从多个环境中吸取经验。作为学生的第一引导者,教师应积极拓展自身的教育思维,依靠家长的反馈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提升管理质量。在班级管理环节,班主任可利用线上交流会、线下交流会与学生家长发起互动,介绍自己所采取的班级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在家长针对相关管理模式给出意见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家长的家庭管理经验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管理及教育的?从定义上来看,家庭教育与班级管理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但从实行方法、管理方案上来看,家庭教育与班级管理都是为学生服务的管理制度。针对这一特点,班主任可向家长取经。在家庭教育活动中,“虎式教育”“成仁教育”等新式教育理念进入到班主任的视野当中,教师可以针对家长所给出的家庭教育方案,尝试在对应的教育理念中吸取灵感:结合使用范围最广泛、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依靠外界管理经验的不断补充提升管理质量。
        结束语
        家校沟通是全面落实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依靠家庭、学校的相互配合提升管理质量,建立全新的家校沟通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与优秀的素质。积极优化家校沟通技巧,努力落实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同步互动,在保障班级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能够使家长、教师两大群体同时对学生发挥管理作用。本文结合初中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特点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家校沟通机制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学生手机“离线”家校沟通不“断线”[N].北京日报,2021-03-03(016).
        [2]李平平,陆俊龙.互联网问卷让家校有效沟通[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66-68.
        [3]马荣秀.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J].教育探索,2005(12):62.
        [4]肖前玲,王德清.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价值及其改善措施[J].教学与管理,2005(1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