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宋萍
[导读] 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形势下,社会给高中德育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宋萍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400030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形势下,社会给高中德育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还是高中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班主任工作的实施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再加上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的倡导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加强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将极大程度上推动高中生成长目标的实现。面对当前德育教育不够深入和全面的问题,高中班主任必须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将抓好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引入顺应学生成长发展特征的新观念与新方法,让先进的德育教育模式得以贯彻落实并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与研究
        引言:
        每个学生都具有差异性,拥有自己的独特的认知和领悟事情的能力。尤其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在生活和学习包括人际关系中,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三观。在此基础,班主任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引导,确保学生保有正确、积极向上的三观。基于此,德育教育,成为了高中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篇文章,将针对高中班主任德育策略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一、班主任需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引导一个班集体活动的主要人员,他的功能主要包括引导班级体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整体风气,也侧面为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认真学习。同时,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包括他们在行事、处事时候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德育教育。
        所以,首先,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的个人修养,以及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将优秀的思想品质展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无声的教育”,永远比教师运用教学理论滔滔不绝的熏陶来的实际。尤其是在某些班集体,教师虽然向学生传达了正确的理念,但首先自己就没有做到。例如,不乱扔垃圾,遵守时间,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有稳定的脾性、对人有耐心等等。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与学生探讨、答疑解惑学生心中的疑难,但是由于高中生虽然心智都较为成熟,但是也没有成年,无法与成年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去思考。就会造成班主任传输的道理,有时候学生却很难听懂,由于缺乏耐心,班主任的态度会急转直下的状况,如果班主任没有首先以身作则、获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就很难从语言上说服学生,听从他们的教诲。
        其次,班主任在面对班级中出现品质不合格的学生的情况下,要灵活运用德育的方式,不能过分打压,利用“一言堂”的方式去对学生说教,而是应该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通过活动,来让我学生明白一些道理,从而循序渐进地转变学生的观念。


        二、制定正确的德育目标
        由于德育教育更是考验一个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情况。所以,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体发展规划,为班集体整体制定一个整体的计划,这个计划中既要有整体性,也要充分考虑到个例。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目标,分解为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等,通过不同阶段目标的达成,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在学习和考试之余,可以根据情况安排一些素质拓展训练,或者文娱活动,这种需要学生外出或者需要舞美、场景等的大型活动,一般可以一年制定一次,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年结束后,教师可以综合进行一次评估。
        在进行月度或者季度的目标制定的过程当中,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些较为容易实践的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方式。他们不仅仅提高了校园活动的丰富性,并且通过这种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提升整体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提升班级整体风气
        在德育教育培养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民主管理的方式,提升班级整体风气。因为高中的学生,已经都有各自的认知和“三观”,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自我的发现,去感受、去感悟。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发声的形式,让同学们在班级里对每次活动之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提出优点和缺点。缺点的部分可以加以改正,优点的部分可以更好地发扬。通过集思广益,并且倾听不同的声音,来感受班级里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些学生会多一些看法,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抵触,在活动结束后,还不乏产生消极的态度,出现负面的评价。这时候,班主任就需要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高中阶段,正是要培养学生,逐步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努力学习,而成长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四、结束语
        “品学兼优”是近年来最为流行、最为提倡的一个词语。德在前,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好,更需要品德好。而德育教育,是一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佼佼者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班主任应用科学的方式,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课,不仅仅能推进学生个人的发展,提升整体班级的道德风气,也能为国家培养具有更优品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录金.新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000(033):P.117-117.
        [2]吴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00(014):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