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云
广州市从化区第五中学 510900
摘要:体育高考对于绝大部分体育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体育生之所以选择体育高考,因为文化课成绩与同班的人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进行分数的提升,而体育高考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因此大部分体育生在面临体育高考的时候,都会面临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过度的心理压力也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因此针对体育高考生进行备考期间的心理辅导,帮助提高考生缓解性压力,将有助于确保提高考生的成绩稳定。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体育高考生日常的训练实际情况,探究如何帮助提高考生缓解心理压力,进行合理的心理备考。
关键词:体育考生;心理备考;策略分析
一、引言
心理备考的关键就在于帮助体育高考生缓解心理层面的压力,确保他们在相对松弛的心态之下,来进行体育高考的训练和备考活动。所以体育教师在针对体育高考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从心理层面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够真正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体育考生心理备考工作落实。接下来本文将从高考体育考生心理备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究如何提升体育高考生心理备考的质量。
二、影响体育考生心理备考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考试动机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体育高考生在选择体育特长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体育高考生都是依照自身意愿来进行选择的。某一部分体育高考生是能够明确自身文化课成绩,难以达到高考的相应标准,所以希望选择体育特长来作为评分的另一途径,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高考综合成绩。但是也有一部分体育高考生选择体育特长并非是出于自己的心理预期,而是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强制性约束,要求学生去选择体育特长,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高考当中获得一定的成绩。如果学生选择体育高考并非出于自身的意愿,那么学生在进行备考的过程当中,心理层面就会出现更多的不良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本身就不喜欢体育特长训练,所以他们在体育训练备考的过程当中常常是存在抵触心理的。又比如说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完全没有体育训练的天赋,所以在体育高考备考的过程当中一直缺乏自信心。由此可见,学生的考试动机对于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1]
(二)学生的自信心对其心理备考质量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选择体育高考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能,同时还要对体育训练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自信心,让他们在体能训练的过程当中才能够跟随教师的进度去进行能力的突破。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体能情况不同,那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在漫长的体育备考过程当中,每一天都在经历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导致最终取得的成效也非常微弱,于是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受到打击,最终丧失了自己进行体育高考的自信。还有些学生可能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因此他们在进行体育备考的过程当中,一直呈现进步较慢,体能较差,突破性不强的特点,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越是接近体育高考的时间,学生的内心压力就会越大,对于自身的自信心就会逐渐下滑。也是在这样的心理状况之下,学生越难取得良好的体考成绩。(三)学生自身的情绪控制力
学生自身的情绪控制力对于体育高考的心理备考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学生可能在心理调节方面的能力较强,在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们能够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且在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之下去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有些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都较弱,在体育高考备考的过程当中,一遇到困难就会产生自我怀疑,畏难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现象,并且会认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是完全不能克服的,于是在体育备考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情绪急躁等不良情况。因此学生在体育高考备考的过程当中,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学生的体育高考心理备考状态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
(四)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工作不到位
要想让学生在体育高考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学生在日常训练活动当中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意志。可是,有些体育教师在针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当中,却不太注重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能会一味的强调让学生去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可是却是依赖于自身的强制性和监督作用来逼迫学生投入体能训练过程当中的。并没有从学生的心理层面让学生认知到体能训练对于自己体育高考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各种强度的训练之下进一步磨练意志力。在长期的训练过程当中,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引导,忽略了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工作,也会直接影响到体育高考生心理备考的质量。
三、如何进行体育高考的心理备考,优化对于体育高考生的心理辅导质量
(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磨练工作
在教师针对体育高考生进行心理备考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落实对学生的意志力磨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意志,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对于学生意志力的磨练工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1增强对于学生心理层面的引导,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部分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个时候体育教师不要一味的去强迫学生进行各种训练,而可以适当的从学生的心理疏导这一方面着手。例如某一个学生在进行投铅球的训练过程当中,由于自身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不佳,所以总是导致投铅球的成绩不佳。这个时候听上师就可以与这些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和沟通,去询问学生在投铅球这项运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然后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引导。在引导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在体能训练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来进行解决的,所以要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磨练质量。
就比如说体育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体能训练过程当中,将那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剥离出来,然后将这些学生分别划分到不同的体育团体当中,体育团体中的其他成员要共同负责这一名学生的体能训练督导。[3]
在学生与学生相互帮助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组团队以鼓励的形式为主,不断鼓励那些在体育训练过程当中存在问题的学生,逐渐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压力,进一步磨练他们的意志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采用体育竞技活动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磨练。就比如说在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以体育竞技的形式来进行,模仿高考时候的打分和测评标准为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数的评判,以此来评判学生在长跑活动当中的表现情况。很显然,在体育竞技活动当中,学生一定会有表现突出的,那么这些表现突出的学生体育教师就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且将这些表现突出学生的日常训练表现也进行适当的点评,以此在体育高考生当中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效应,促进体育高考生不断磨练自身意志,克服在训练过程当中的各类困难。
(二)注重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体育高考生的心理备考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还需要较大体能消耗的运动过程当中,学生必须要对自己具备高度的自信心,否则学生很容易产生放弃的不良情绪。就比如说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能训练活动当中,可以进一步细化教学标准。例如为每一个学生都制定相应的表格,表格当中应当包含体育生训练的所有项目内容,比如身体素质考试,包括 100米、原地推铅球、立定跳远3个项目,为考生必考项目。专项技术考试包括田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高、跳远、三级跳、铁饼、标枪、铅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跆拳道、游泳、健美操20个项目。对于考生的必考项目原地推铅球、立定跳远、100米这三项内容要作出重点的标注。在每一天的体能训练过程当中,都要为学生不同的训练科目进行打分。每隔一周之后,就将每一个学生的体能训练表格绘制成为折线统计图,观察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当中的成绩是否呈现增长趋势。对于那些在体能训练过程当中,成绩呈现增长趋势的学生,体育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种表扬或鼓励的方式可以是赠送给学生一些足球,篮球等等,并且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将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当中的优良表现反馈给学生的班主任,让学生的班主任在班级评优表模当中,也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一定的照顾。通过这样的形式,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所付出的努力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而且在训练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逐渐感受到自我价值,自信心也能够逐渐提升。
(三)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
体育教师在高考备考的过程当中,不能只采用单一的题目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备考,同样的体育教师也可以综合借鉴多媒体教学形式,直播教学等方式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形式,并且以这些工具作为主要的辅助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压力的合理疏导。就比如说体育教师在学生日常的体能训练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体育的纪录片或者是影视剧,这些纪录片或影视剧的主题选择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的。[4]例如:《42号传奇》、《选秀日》、《世界最快的印第安摩托》、《伯尔尼的奇迹》、《光荣之路》、《奔腾年代》等等。这些影视剧都反映了主人公对于自身体育梦想的不懈追求,并且在影视剧当中也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意志力,自信心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能训练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做到劳逸结合,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也能够观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影视剧,通过这些影视剧来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逐渐缓解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当中的心理压力。
(四)加强不同学科教师的密切合作
体育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当中,不只有进行体能训练这一个主要任务,对于体育生的文化成绩也同样具备一定的要求。所以在针对体育生进行心理备考的时候,教师也要注重发挥学科教师的综合性能力,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密切合作来逐渐帮助体育生提供心理压力,增强对于自我能力的自信心。例如,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去挖掘一些适当的德育教育元素,通过这些德育教育的元素,为体育特长生加油鼓劲。历史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从历史故事当中去提炼中华民族坚持不懈,越挫越勇的民族精神,用这些民族精神给予体育生适当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体育生的意志力。数学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同样也能够挖掘数学发展史当中的杰出人物故事,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奋斗故事等等,通过这种故事引导的形式,把体育生带入到某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当中,方方面面的去强调一个人意志力的重要性,强调一个人对于自我信仰精神的重要性。相信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在不同学科教学活动当中,都注重去渗透德育教育,重点强调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和自信心的培养,强调学生奋斗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强对于体育生的内心激励,帮助体育生更好的树立自我信心。所以你在体育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当中,一定要注重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密切合作,给予体育生方方面面的心理支撑,最大限度的提高提升的心理素质。[5]
结语:总而言之,在对体育特长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不能过度依赖自身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来压迫学生去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预期,要尽可能在学生心理层面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暗示,这样才能够帮助提升,更加高效的解决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重优化自身的教学形式,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种方法,以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方式进一步增强体育生的自信心。最后体育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各个学科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都要注重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学,从方方面面进行学生意志力培养工作的切入,逐渐提升体育生心理备考的质量,使其能够在高考时发挥出自身正常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泽霞.浅析如何带好高考体育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7(07).
[2] 郭 岩,赵 洋,姚志江.高考体育统考训练指南[J].科技信息.2019(12).
论文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2019年30期转载注明来
源:https://m.xzbu.com/9/view-5498265.htm
[3]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8
[4]刘安民。健身气功.易筋经的产生及价值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 (1) : 122-123
[5]秦怀金,盂庆跃,陈青德,等。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成本测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03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