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涌
甘肃省嘉峪关市职业教育中心 735100
摘要: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由于院校学生差异化的显著特征,为此将“分层次教学”合理化运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中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践行意义,就其具体化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中职数学;践行意义;践行策略
引言:在中职课程教育体系中,数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如何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现下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相比传统应试化教学手段亦或是其它现代化教学模式,秉承“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分层教学”在个性差异化显著的中职院校中,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级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将其合理化运用于课程教学中是保障“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
一、“分层次教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践行意义
基于学生个体化差异衍生出的一种用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简单来讲其实就是教师在秉承着“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通过按照一定标准(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层,再通过设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学指导及教学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经调查中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化较为严重,再加之数学课程的抽象性、理论性和枯燥性,因此为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分层次教学”合理化运用于中职数学现已迫在眉睫,经调查相比其它现代化教学,这种手段的实施在满足不同层级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思维品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二、“分层次教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践行策略
(一)合理化分层教学目标
在“分层次教学”模式践行中,分层的科学性是影响教学成效的根本因素,因此为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需依据学生实况(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需求)对其进行合理分层(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并在分层教学工作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组,由此在确保每组学员能力均衡性的前提下,为后期“小组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创造良好条件。科学分层、分组工作结束后,为保证“分层次教学”模式践行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师还需在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合理化教学目标,从而在保证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比如在“数列”课程教学工作中,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对于学优生而言,教师需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拓展训练,即要求他们能用数列解决生活问题;对于中等生来讲,教师需要求他们能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能进行数列的实际应用;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可设置“理解数列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目标,并通过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基础练习题来加深对课程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二)合理化分层课堂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存在,倘若教师采取统一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削减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也不利于某些学生学习驱动力的有效性激发,最终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经调查在以往应试化教学中,教师习惯性采取统一化的标准来开展教学工作,无论是题目难易度亦或是题量都不存在任何差别,长此以往在打击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极易导致学优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为此要想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分层提问——即通过提问学困生某些简单问题,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询问中等生某些常见问题,来拓展学生思维,提问学优生某些较难回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保证预期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集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正式上课前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基础题、应用题和拓展题),要求学困生在完成基础题目后可尝试后面题目的求解,中等生在完成基础题和应用题之后可尝试后面题目的求解,至于学优生则必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完成所有题目,由此在充分照顾不同层级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推动了学生全面化发展。
(三)合理化分层教学评价
在“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学评价分层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也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经调查在以往应试化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在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导致了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就目前来件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评价工作开展时,教师也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分层,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即对于学优生来说,教师需设置“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对于中等生来讲,教师需要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并在鼓励的同时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督促他们进行改正;对于学困生,则教学评价多以肯定和激励为主,在发现他们闪光点的同时给予他们肯定,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结语
综合而言,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问题的存在,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分层教学”合理化践行于中职数学课堂,是现阶段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性改革。
参考文献:
[1]刘丽君,徐涛涛,陈金国.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12(12):122-123.
[2]柳絮,邵安民,张建东.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享受成功的快乐[J].考试周刊,2015,12(12):122-123.
[3]周刚,韩志华,张伟涛.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J].亞太教育,2019,16(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