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冯天竹
[导读] 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更好的符合学生综合发展的特点,

        冯天竹
        西安市西电中学  710077
        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更好的符合学生综合发展的特点,各式各样的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而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一种,该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各教育阶段、各教学科目的广泛应用,并且在地理教学中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达到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而本文主要重点分析了思维导图基础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借鉴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对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传统形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结合教育时代的发展步伐,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较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破教育常规模式,将教师与学生、教材与环境等融为一体,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介绍
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够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最终通过最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与纯文字的表达方式相比,思维导图的图文并茂更能让学生接受。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时,教师可以通过固定的知识体系将各层级中的知识结构关系清晰的呈现出来,并且通过较为简洁的方式进行复杂知识点的总结,让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更加省力,更加高效。此外,该方式也可以被学生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对相关学习知识进行搜寻和区分,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运用的基础上,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记忆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优势
(一)建立完善的高中地理知识体系
高中阶段地理教材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点繁多的科目,而应用思维导图,恰好可以将较为繁杂的地理知识点,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完善且清晰的知识构架,借此来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利用图示思维的方式,将各个层级中的中心知识点以连线的方式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保持清晰的逻辑思维模式。
(二)形成地理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
由于地理知识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时,需要进行空间想象来思考地理问题,并且还需要建模、归纳、演绎等方式来进行地理问题的解决。高中阶段开展地理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完善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学习方法,而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恰好可以满足这一目标。

将思维导图引用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将教材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知识构架,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将地理教学中的知识规律、自然现象以及研究过程等清晰的呈现在脑海中,此种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改造,可以帮助学生由感性认知顺利过渡到理性认知,从而形成完善的地理思维。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一)思维导图在学生课堂笔记中的应用
对于高中地理学习来说,课堂笔记不仅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对课堂知识以及课后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很好的掌握,就必须要做好课堂笔记,当学生在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时,一定要确保笔记内容的精炼性,必须要突出知识点中的重点及难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解以及记忆这些知识点。所以,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的课堂教学时,就需要在课前就准备好课堂中所需要讲解的新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整体地了解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当然,地理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的方式来为学生呈现思维导图的整个框架,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直观性,同时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进入到更高一层的学府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学生难题错题中的应用
当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地理难题,那么该怎样有效的对此类重难点地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主要因素。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思维导图无疑算是一种最便捷有效的解决方式,当学生遇到地理难题或者重点题目时,学生可以在该道试题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其进行解析,在后期需要复习时,也能加强对其的记忆,此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了地理知识中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记忆也具有很好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学生进行实际复习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相对其他文科科目,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学生对其进行反复的复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对此,地理教师在开展复习课程时,就可以直接通过思维导图与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综合利用的方式,对地理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从而构建出一个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框架体系,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复习的高效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
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尽管如此,思维导图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所以,当教师将其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时,必须要全面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以便更好的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蕾.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研究[J].高考,2021(10):37-38.
[2][1]郑若云.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1(12):155-156.
[3][1]郑艺.引入思维导图  增效高中地理教学[J].名师在线,2021(03):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