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 蒋磊
[导读]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对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学习和成长都有直接关系。

        蒋磊
        安阳市第六中学    455000
        摘要: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对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学习和成长都有直接关系。随着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班主任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1]。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有效提升了班主任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的发展和提升,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对于班级的和谐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心智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还渴望独立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重视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的管理手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管理班级。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沟通
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与学生沟通不足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是1、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在沟通的过程中欠缺。2、学生对于班主任身份的“敬畏”中“畏”大于“敬”,学生追求自由舒适的天性,不愿意让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了解自己真实状态、想法,更愿意与同龄人沟通,而不是班主任。3面对班主任管理,一些学生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学生做出一些逆反行为,主要表现在过于追求独立,缺少集体荣誉感,甚至严重的会出现打架斗殴现象,无形中对初中班主任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长期与学生不进行沟、通,或者在沟通的过程中没能采取有效的方式,造成学生与老师之间思想意见很难达到统一,长此以往,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重要的联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目前在初中阶段,大多数班主任在管理水平上还有待提升,首先班主任在班级中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况,老师对于个别学生的关注缺失,对学生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一个班级管理都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由于老师的教学管理技术手法仍然是老旧的教育管理手段,不利于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最后由于教师对于学生评价太过于片面化,过多关注于学习成绩,将安静、听话作为评价好坏的主要标准,当前环境下,学生天性得不到有效释放,甚至将学生分为好学生与坏学生,不能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很容易走向极端,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正确指导。比如,班主任在教学课堂中不要对学生过于严厉,这样会造成学生内心产生压力,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在课下时间,班主任要和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通过交流和沟通积极的去了解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未来是较迷茫的,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主动的去找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白学习对于未来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能够做到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给予他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当中,在互动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切记不能严重地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当做错了事情时,班主任要掌握有效的语言表达技巧。例如当一些学生恼烦了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教师在班级中要进行对批评教育,避免其他学生在发生此类事件,班主任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加以耐心的指导。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信任,在遇到沟通不顺畅时,不断的反思、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对策。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水平
目前应试教育下,班主任要不断地适应各种角色的转变,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健康成长中的关键性作用[3]。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通过专业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转变班主任的管理观念。将新课程理念通过课堂、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采用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在以往班主任管理班级过程中,班主任对与学生的管理都是较严格的,再加上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容易对教师失去信心,因此在班主任管理中要秉承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其内容逻辑性较强,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学心理,班主任发现后要及时进行劝导。通过激励的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从而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2.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下,通常老师都处于其主导地位,把握着整个班级的话语权,学生的个性化很难有所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起正确的管理观。真正地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发挥自我主导作用。例如在学习沪科版物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知识时,提问:“科学家成功的秘在哪里”?通过学习发现科学家成功具备的是创新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还要有大胆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家成功的案例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好的使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结论:
总而言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人生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教学管理上也要做出相对应的更新和改变。不断丰富自己,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玉霞,姚爱菊.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 神州,2020(10):172.
[2]姚利莲.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42):107.
[3]鲍笑喜.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性探究[J]. 速读(上旬),2020(4):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