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易道创和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城市公共建筑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区域,公共空间的装饰设计不仅体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状态,同时也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日常活动空间。在公共空间的装饰中,地面装饰不仅具有功能性,同时对装饰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公共空间活动时,地面是最基本的空间要素,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其艺术方面的价值,仅仅关心其功能质量。本文就建筑公共空间地面设计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进一步发掘地面在装饰艺术中的价值,为其装饰手法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公共空间;地面设计;装饰;艺术手法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空间环境,尤其是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的日常活动大部分集中的城市中,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成为了人们主要活动区域。其实,人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公共空间较为片面,仅认为公共建筑内部的空间是公共空间,其实城市的街道、公园、广场、体育馆等众多区域都是公共空间。近些年,随着精神文明城市的建设,人们对公共空间装饰设计的美学价值更加关注,通过公共空间来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感。地面作为公共空间必备要素,在功能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艺术领域同样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一、公共空间地面装饰艺术设计原则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城市公共空间地面装饰艺术设计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地面不论采用何种装饰设计手法,其根本的价值在于提供稳定的承载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行走体验[1]。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地面的功能需要放在第一地位,将无障碍化设计融入到公共空间地面设计中,避免为了追求艺术价值导致其人性化设计缺失,影响公共空间的使用。
(二)实用性设计原则
公共空间地面设计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地面通常以道路或者广场的形式存在。因此,地面本身就被赋予一定的功能。在地面装饰设计中,需要保障地面最基本的功能能够实现,也就是具备实用性。例如,地面道路的设计,首先需要保障其交通功能,能够为人们的通行提供便利,避免过度追求装饰设计,造成地面在功能上受到影响,交通能力不足,不利于人们的流动和疏散。除了一些特殊的地面之外,大部分地面为平整光滑的表面,这也是为了保障地面的实用性,避免影响使用体验。
(三)突出主题设计原则
地面作为公共空间装饰设计的主要组成元素,虽然需要以其实用性和人性化设计为原则,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确保地面装饰设计符合公共空间设计主题。不管公共空间的类型如何,在装饰设计中,主题是凸显公共空间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关键,通过主题风格能够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在装饰设计上,地面需要与整体的装饰风格相符,甚至成为画龙点睛之笔[2]。这就考验设计者能否在设计中将地面的主题元素提炼,使其能够与公共空间装饰风格遥相呼应,产生更好的艺术体验。
二、公共空间地面设计影响艺术价值的要素分析
(一)材质要素
材质要素对于地面装饰设计非常关键。材质通常可以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类型。天然的材料本身能够作为地面材料使用,例如,木材、石材等,在提供地面支承作用的同时,还能够给人自然协调的感觉。当然特殊情况下,也存在沙地、土地等自然地面,用以产生相应的装饰效果。人工材料主要通过人工加工而成,其中包括:塑料、橡胶、人造石材等,这些材料的人为作用下,具备了某些特殊的性能,不仅能够设计要求进行随意的设计调整,而且在功能性上同样具备良好的品质。因此,在装饰效果与艺术价值上,天然材质胜在自然纯朴,人工材质优势在良好的适用性。
(二)形态要素
形态要素指的就是地面装饰设计的形状,也就是外形。通常情况下,公共空间地面以平整光滑为主,以便提供良好的行动体验。但是,某些情况下,为了达到功能目的和装饰目的,地面通常会改变自身形状,通过不同层次的台阶和地面的波浪、粗糙等,产生装饰效果[3]。形态要素的使用需要适中,避免对地面使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三)色彩要素
色彩要素也是地面彰显自身装饰价值的关键。常规地面色彩往往低调,尽量掩盖自身在装饰中的作用。
随着装饰理念的进步,地面已经成为了表现装饰风格与美学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根据公共空间装饰风格赋予地面色彩,能够更好的凸显出建筑的装饰主题与风格,搭配合适的图案,艺术价值将会成倍提高。
(四)其他要素
其他要素也会对地面的装饰造成影响。其一,公共性,地面本身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因此会对所有在空间中的人们产生影响,这就要设计过程中,确保地面传达给公众好的、积极地信息,提高公众舒适度。其二,工艺性,地面作为装饰的重要部分,其工艺性与美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量,能够提升地面装饰设计的整体水平,促进地面装饰艺术手法的进步[4]。
三、具象化图案拼贴装饰手法分析
(一)外形特征具象化处理
特征是物体内在与外在本质的综合表现,是依托于事物本身存在的。具有特征的事物更加容易被记忆,这是由于特征能够刺激人们的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地面装饰过程中,利用地面外形特征进行具象化处理,能够大大提升地面的特征性,使其具备自身独有的性能,可以是图案色彩、也可以是材质和形态,不论是那种特征,都能够更好的表现公共空间的艺术价值。
(二)形象规律化处理
形象规律化处理是将事物的自然特征按照某一规律进行处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她,并且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机制。例如,在地面装饰材料材质的处理上,可以通过形象规律化处理,使自然的材质具备一定的人为的规律,从而使人们对其产生秩序感和条理感,使其自然形态与规律化处理后的形态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更好的表现出装饰设计的效果[5]。
(三)对比形式感处理
对比能够使人们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在室内装饰艺术设计领域,对比的形式感处理同样可以对事物的特征与本质进行夸大的渲染,使其能够更好的吸引眼球,产生感官上的刺激[6]。例如,在地面装饰设计中,利用颜色鲜明的色彩进行地面图案的绘制,不仅能够通过强烈的对比冲击提高人们的对装饰主题的感受,同时还能够提炼装饰设计的精华,使其升华,
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四)形态人格化处理
刑天人格化处理在装饰设计中并不罕见,这种艺术设计手法就是利用经典的视觉形象将事物人格化,从而使人们产生别样的情感。这种人格化的处理方式包括赋予其人的思想、人的行为,目的在于通过装饰设计来表现出事物的情趣,增强人们对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的兴趣,提起与空间沟通的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空间地面装饰设计中,其艺术手法主要在于通过对事物基本要素的设计来实现室内空间设计风格与主体的凸显。地面的材质、形态、色彩和其他的性质,都是表现其装饰设计艺术理念的根本,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整合与处理,赋予其艺术化的内涵,能够大大提升室内空间地面装饰效果,获得更好的美学感受。
参考文献:
[1]吴剑.仿生艺术形态在学龄前儿童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00(003):80-81.
[2]吴忠秋.舒适感知的建筑公共空间布局优化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2019,000(006):24-25.
[3]傅金融.大型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区域复杂错缝相拼天然石地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门窗,2019,178(22):238-239.
[4]陈旭东,董星月.都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形态研究[J].唐山文学,2019,No.265(08):159-159.
[5]姜蕊.基于地域的公共墙饰艺术题材及材质探析[J].艺术教育,2019,000(002):191-192.
[6]王立刚.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