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铭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今我国建筑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建筑项目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施工技术也更为烦琐、复杂,对此,高效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保障其施工技术的合理落实,更能够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对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也有辅助作用,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得以稳定,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建设发展也得以实现。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 建筑施工技术
1.1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是十分重要的材料,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钢筋连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钢筋接头的全面焊接,在此过程中需要选用电弧焊进行处理。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的方式对此进行处理。对于钢筋的焊接部位,可以选择气压焊,进而确保钢筋连接的效果。在钢筋绑扎施工以前,需要对表层的锈迹进行清除,降低钢筋发生腐蚀的风险。在绑扎过程中需要用符合规定的铁丝进行绑扎,施工人员要对外力的冲击进行充分关注,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坚固程度。
1.2 地基施工技术
1.2.1强夯法
对于强夯法来讲,主要是运用高空抛物的原理,提升地基的坚实程度,对于强夯技术来讲,主要是运用强夯的手段,提升地基的连续性,尤其是对于不饱和状态的地基基础,能够做好路面的夯实工作,并起到加固的效果。由于房屋建筑的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房屋地基的土壤情况都不能完全满足地基施工要求,如果在降雨量比较高的地区进行施工作业,而土壤中水分含量比较大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强夯法进行房屋地基施工。可以有效地将软土夯实,并且将多余水分尽量排出。强夯法的作业顺序是先应用砸夯机将软土地基进行夯实,通过砸夯机的巨大向下冲击力压缩软土中水分空间,迫使水分按照施工方向逐渐排出,进而提高土壤的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土壤密度。强夯法能够有效解决软土中水分含量大的问题,满足房屋地基施工强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避免房屋建筑沉降等危险隐患的存在。
1.2.2注浆处理技术
目前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处理地基的技术被大范围地使用。水泥注浆通过压力泵、灌浆管均匀地注入土壤中。通过挤密,渗透将土层结构结成一个强度大,稳定性好的新岩土体,密实度更高,适用于一些粉土、砂土地基的止水加固,增强了建筑结构地基的稳定性,能有效加固地基。另一种是硅酸注浆处理技术。这种技术是把地基土层的底部全部以硅酸为主体材料的新型灌浆溶液浇筑。形成与柱体结构的牢固保护模式。从而在材料凝固后,稳固整体地基,增加其抗性。
1.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能,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控制工作还能降低由于裂缝产生带来的风险。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质量以及配合比进行控制,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以及浇筑环节也要做好控制,在进行浇筑工作以前,要做好表面的清理,确保混凝土和接触面具有良好的接触效果。在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进行浇筑。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对气温的变化情况进行灌注,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防止裂缝的产生。
2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人员对先进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保障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都得以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也得以最大化,其市场竞争力也得以提高。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更利于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2 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不同的建筑项目有不同的建筑要求,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建设方案都不相同,对此,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建设施工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技术管理中要确保其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项施工技术中,进而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另外,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也要充分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并全力配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2.3 建立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系统
建筑企业还要建立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系统,第一,技术人员要持证上岗,上岗的技术人员要定期参加技术水平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技术人员才可以进入建筑项目施工中。第二,对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养其施工技术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其施工技术水平和岗位工作能力符合要求。第三,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定期进行岗位考核,施工技术人员考核其专业施工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管理人员要考核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并将考核成绩与其工资相挂钩,实施绩效工资,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上几点是为建筑企业构建专业的建设队伍所提出的参考要求,建筑企业可以按照以上几点建立管理组织系统。
2.4 做好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由于工程施工的科学安全施工监督管理能力相对欠缺,因此作为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一是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能力。通过新型的监督管理方式,以多种手段提升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二是通过巡视、监督、班前会、施工各级会等多种方式,发挥监督管理责任,以此优化安全管理,尽可能降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三是通过宣传宣贯等多种方式,以安全制度文件的学习、培训、考试等多种方式以科学的手段方式做好安全监督管理能力。
2.5 健全各项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当前建筑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是由于行业内部的制约和影响,存在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欠缺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优化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让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就要求施工单位重视施工质量监督要针对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结合施工、监理等多方面的施工意见,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制度,全面开展各项施工工作,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工程施工风险问题,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2.6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但这均离不开一支具有专业化素质、专业能力的技术团队,因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也会影响施工技术的水平和施工质量。对此,在建筑企业中,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养培训,优化其专业素养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更为认真负责地保质保速地完成施工建设工作,也确保施工技术可以顺利实施。企业要根据施工建设中不同施工技术的人员制定不同的针对性培训方案。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更为积极地在施工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素养,也确保其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得以展示,进而保障施工建设质量,也利于企业构建专业性、高素养的施工团队,促进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今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质量得以保障,建筑整体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建筑企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进而更加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邢红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6):209-210.
[2]罗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2):19-20.
[3]黎洪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智能城市,2020,6(0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