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泰州采油厂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石油工程建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石油工程,且对产品的需求还在逐渐增强,所以整个石油行业都需要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了,其中石油安全生产问题是重中之重。对策实施后,石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得到了改进,绩效水平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安全生产;石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领域,提升工程建设企业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绩效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引发重大事故的潜在风险仍未得到及时消除,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结合企业安全管理实际,对现场安全生产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厘清“领导、管理、技术、执行、纪律”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企业和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和绩效水平的提升。
1石油工程建设安全探索
1.1企业安全文化与项目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安全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项目稳定运行的保障,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既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从而使项目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生命。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和对象,人是根本性的因素,他们的安全文化素养如何,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如何,都将对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造成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安全文化环境优良,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员工安全意识比较强烈,就会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由此使得建设项目处于更加安全的运行状态。
1.2安全建设的基本思路
安全建设的基本思路首先要确定企业的安全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引导等方式,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氛围,使安全管理融入到专业工作中去,引导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使企业安全理念可以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得到倡导和贯彻,在此过程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引导项目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2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探讨
2.1风险应对能力不强
石油风险的形成与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所以针对石油制定的外部法律法规也可有效保障石油行业安全,这也需要设立相应的法律制度配合审查工作,一方面使企业内部从管理程序上更加规范,另一方面使责任明确化,提高工作效率。但从目前形势分析可知,石油行业中工作人员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都会对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了石油行业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强。
2.2在技术支持层面上,存在方案内容不全问题
从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近10年的事故资源可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均存在技术方案内容不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同时,工艺纪律管理涉及到技术检查和工艺监督等,但技术检查并不能保证施工全过程的每道工序、环节得到有效检查和控制。尤其是出现施工变更问题时,如施工条件变化、材料代用等,以及工艺纪律,未达到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安全目的。只有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合理,才能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2.3企业员工培训滞后
因工期需要,招聘的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只通过短期的培训取证后就上岗参与各项施工作业,培训时效得不到保证;同时,基层队员工在休假返回、生产停待期间,岗前实操培训以及风险辨识、高危作业等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没有得到及时开展。这些因素都会让员工在从事石油工程的开采、加工、存储及运输等生产环节中,对隐藏的安全风险识别差,这也就使石油工程的安全生产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3采取针对性措施
3.1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
石油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问题已是众所周知,且因其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企业必须强化安全管理机制了。在强化安全管理机制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一是石油化工企业本身应该就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只是漏洞颇多,或者落实不到位。企业应当根据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参考其他类似的管理机制,按照自身条件量身定做合适的安全管理机制,如此才能更好的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在这同时,确切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也是重中之重。二是石油化工企业内部员工的权责混乱,企业应该改变当今现状,将权利与责任明确,明晰到个人负责的工作范围,保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被监测到,也同时保证在出现生产事故时能够及时找到原因或者找到责任人,不论是增加员工积极性减少安全隐患还是及时追责,都可以减少企业损失。三是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需要强化对生产设备设施的修检、更换以及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要尽量避免设备问题、员工问题导致的安全风险。
3.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石油工程企业,若说安全管理机制的设立能够在客观意义上降低其生产安全隐患,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及企业的财产安全,那么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便是从员工的主观方向增加石油生产的安全性,让员工及领导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及重要性,能够使其在生产活动中对一些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更加注意,一定程度上的规避了安全生产风险。而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企业不得不从相关制度规章下手,并且要将这些制度规章确切落实,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让安全意识确切的被工作人员理解并接受。另外,只有安全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防范行动,只有表面的安全意识并不能真正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需要工作人员做出实际的安全防范行动才行。所以领导作为企业头脑,应当带头建立并完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当事故真的不幸发生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应急管理机制的相关条例流程,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采取对应措施,实施救助,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最后,石油企业还应当加大宣传,使相关人员都能够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危险性有一定认知,有了相应了解后,往后在进行石油产品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也能够少些麻烦,并且当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也应该知道如何处理,争取在第一时间作出处理,减少损失。
3.3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于石油企业内部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避免因此类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失误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此外还可以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他们对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更加了解,对于如何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更加熟知,心中对此自有一套章程,能够减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时间,但同时也要注重老员工的经验成果,不能一味听信专业人士的说辞,小心仅是纸上谈兵。培训的确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但石油企业的员工积极性向来不高,所以关于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学习是各个领导阶层、管理人员都需重视的问题。对此,可以设立奖惩机制,在培训中、培训后进行考核,奖励培训努力的员工,惩罚培训划水的员工。
结束语
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石油产品的依赖性增强,所以对石油企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仅仅只提高生产效率,安全生产才是石油生产的前提,我们不能忽视石油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磊,张晓楠.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问题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7):3-4.
[2]邵攀,兰马静.危险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港口科技,2019(03):1-4+39.
[3]王涛.石油化工装置夏季安全生产技术对策初探[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1):113-114.
[4]邓杨,李晓芳.石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化工管理,2017(20):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