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同华建设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GPS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更为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GPS技术;地质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GPS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精准定位和导航,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服务,将其应用到地质工程测量中,能够显著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1GPS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1.1地质工程测量工序得到优化
地质勘察工作环境大多为野外,受环境因素影响,不易采用过多的机械设备。GPS设备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小范围区域测量时,仅需利用单一固定点便可完成。大范围区域测量也只需手持GPS测量仪,分别定位各个流动站点采集数据。即使遇到山地类的复杂地形,也能充分发挥GPS技术价值,为勘测人员准确绘制地质结构图提供技术支持。GPS测绘技术已逐步成为我国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优化了地质测量的工序,缩减了人工劳动量并进一步精确了测量数据。
1.2测量结果精确度提升
GPS测绘技术是结合地形勘测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全过程采用自动化的仪器计算数据,无需人工计算转换。GPS测绘广泛运用的背景下,在技术层面不断完善,即使对较远的地形目标进行测量,依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如今测量误差已缩减至厘米单位。如果实际工作条件是理想的,或将实现零误差。
1.3有效的预测地质自然灾害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深,突如其来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也不断增多,人类的生命安全变成未知数而地质测绘工作在其中便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应用GPS对城市和矿区地表移动进行动态三维监测,对地表移动进行精细过程研究,根据观测数据反演地层移动参数和应力状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数据处理系统绘制建立地层变形模型,解决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问题。
2GPS技术的特点
2.1测量速度快
过去GPS定位操作模式简单,只有静态相对定位,其速度和精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GPS测量技术是对原有定位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它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显著的改进GPS测量的生产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新的GPS测量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的特点。如果测量范围小于20公里,用单频接收机测量一般需要1小时,用双频接收机测量一般需要15-20分钟。但是,如果利用GPS技术建立相应的动态实时定位模式,只需1-5分钟就可以完成移动台的初始观测。因此,基于GPS技术控制网的测量可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观测效率。
2.2功能齐全
GPS技术除了具有测量速度快的优势,还具有功能齐全等多种优势,可以利用连续性的动态三维位置获取工程中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测量,合理应用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对其进行有效观测。这种特点还可以用于测绘工作和导航工作中,从而不断提高速度测试工作的有效性。
2.3具备自动化功能
GPS测量技术与以前的GPS技术相比,其自动化功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采用了智能型接收机对相关的仪器进行有效设置,在观测的时候,测量人员只需要将仪器电源打开就可以观察仪器运行状况。此外,全球定位系统将自动完成捕获和记录工作。观察后,必须关闭电源,以保证相关设备的有效运行。
3GPS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3.1数据收集应用
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GPS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信息数据收集过程中,GPS测绘技术可以依靠地面结构数据接收设备,针对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存储。GPS技术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数据的循环。在传统数据收集及分析过程中,信息数据需要人工进行技术测试,此种测试方式操作效率较低,可能由于人工操作问题,导致误差的产生。GPS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其操作效率较高,且其测试数据成果相对准确。因此,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进行信息测量、获取信息和相关数据,在整个测量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测量技术开展过程中,须确保其数据的稳定性及可行性,保证后续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实际开展地质工程测量时,GPS测绘技术在信息及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GPS测绘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对测量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数据测量产生信息的安全性。
3.2信息化测试图像应用
目前,我国有两种数据测量和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即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平板技术。内外行业一体化是地质工程测量信息收集模式之一,尤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其整体结构具有相对清晰的工作内容及责任划分,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实现合理化管理。使用传统模式对测试地区根据不同程度数据比例进行地质结构的绘制,易产生重复测量或遗漏测量等问题。传统的测量技术效率相对较低,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针对这种测量环境和现象,我国采用GPS测量技术,实现信息化测图的技术效果。在实际地质测量操作时,技术人员只需要按照大方向比例对测试区域的地质结构图型开展数据测量,当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开展数据和信息测量时,仅需要按相关比例进行缩放,就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及不同方向的实际要求。为了降低信息成图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性,收集信息时需要保证其精准程度,尤其是在实际开展工作流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要求,严格针对控制点进行信息和数据监测。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展测量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地形及土质结构情况,完成信息收集和测量,且各个测试站点的相关信息数据、信息结构关系,应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开展相关测试点测量时,需要针对信息数据进行技术储存和数据备份。
3.3GPS定位技术应用
地质数据测试和绘制过程中,为了有效建设数据坐标,通常会以测量数据作为基础建立模型,需要针对该区域开展精准的信息和数据测量,最终得到更加准确的地质结构图。第一,技术人员需要在地质测量基础上,构建基础GPS控制网络,在实际信息测量过程中,利用静态模式GPS技术,针对相关地质区域控制地点进行持续性的信息收集,随后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计算,最终得到具体的控制点坐标。第二,针对地质区域测量时,技术人员应使用GPS测绘技术进行实时动态模式下的定位技术,最终形成地形结构图。
结束语
GPS技术的应用对地质工程测量具有重要意义。GPS技术的引入,不仅大幅度的解放了劳动力,省去了大量繁琐的测量工作,提高了测绘结果的精确度和测绘工作的高效性。而且能够实时监测地质运动,在地质灾害来临之际为人们敲响警钟。以上都是符合地质测绘发展需要的,未来还应继续发挥GPS的数字自动化优势,优化GPS控制网设计,实现地质测绘的现代化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中声.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8(01):131-132.
[2]胡静娟.分析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运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09):33-34.
[3]蒋明灿.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绘工作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1):8-9.
[4]李敏义.地质测绘中GPS技术的运用路径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160-161.
[4]张维乐.对地质勘查测绘中GPSRTK测绘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4):224-225.
[5]李娟.基于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