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刘成香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具有伴生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健全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助力建筑企业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抵御等能力的提升,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顺利及盈利性开展。
        湖北新理想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具有伴生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健全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助力建筑企业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抵御等能力的提升,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顺利及盈利性开展。本文将基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展开探究,以供广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管理是抵消或降低风险消极结果的重要决策及其执行过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基于施工安全目标,制定系统性的安全风险防范举措,以此对各种风险因素发生几率及其消极影响程度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估判断,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及时的防范或应对措施,以此发挥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的最佳管理控制效用,建筑工程现实施工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及风险诱发因素,建筑企业需对其持有足够的重视,从人员非技术因素、施工现实环境、材料设备等层面构建风险防范举措,获取建筑工程施工的更多安全保障。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具体内容
        (一)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识别是建筑工程施工风险防范的落实基础,也是体现风险防范时效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采取风险调查、风险清单等多种方式对其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全面识别,以达到理想风险防范预期。
        (二)安全风险评估及响应
        安全风险评估是风险响应工作效果的决定基础,其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及制度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安全问题,确定风险因素或安全事件的消极影响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或选择相匹配的风险响应措施,以抵消或降低风险消极影响结果。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引发因素
        (一)人员风险因素
        人员风险因素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主体因素,其同样也是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效用的决定性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岗前培训不完善,岗位上进心不足等,都会导致其自身职责认知不明、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工艺技术不规范等情况,进而演变成为安全问题或事故的诱发因素,不仅将其自身安全置于危险境地,也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效益威胁。
        (二)施工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包含有复杂繁多的施工要素,各施工要素间的完美有序写作,才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多是露天建设,各施工要素极易受到环境影响,无疑增加了其施工开展及施工协作平稳度的控制难度,这也就意味着施工安全风险系数的提升。尤其是建筑工程存在较多的高空施工环节,该环节施工区域、环境、方式等都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旦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安全防护意识不够,极易引发消极影响巨大的安全问题。
        (三)材料设备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可看做是对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这样可以清晰的明确建筑材料的施工对象及主体地位,其质量、性能、处理工艺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高效及安全性。例如,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坠落、撞击等现象,导致其性能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其在建筑施工中的继续使用,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诸多环节都需要借力于机械设备辅助完成,机械设备故障或者操作偏误都增加施工安全风险。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将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当作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重点,具体表现为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持续性、明确性及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时刻给予其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警醒,持续性的提升其安全防护意识及自我保护敏感度。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可根据岗位安全风险防范需求制定相匹配的考核标准,从更多层次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风险防范重视高度,并尽可能的细化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管理,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提前缓解或影响消除,最大程度的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环节进行整体、详尽的安全风险评估,尤其注重对高风险岗位及环节的细致评估,严谨要求施工人员标准佩戴齐全防护,到岗位后首先对岗位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全面检查,例如,检查高空作业区域下方安全防护网设置情况。在确保各安全防护措施健全无误后,施工人员方可开展规范施工,以此循序渐进的强化施工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观念。
        (二)加强对作业现场环境安全把控
        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中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及安全问题诱发因素,因此需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的把控,以有效规避施工安全风险消极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作业空间受环境条件制约、施工建设生产周期长,该过程中所伴随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也类型多样,多变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极易诱发某种安全问题或事故的发生,对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及建筑企业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立足整体工程格局层面,在施工前详尽了解作业现场气候情况、地质情况等,制定严谨施工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及应急体系,并在是施工作业开展前,再次细致勘查消除作业现场环境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最大限度的确保环境安全、施工安全。此外,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现场作业环境中存在隐藏风险因素较大的节点,要进行针对性的安全风险防范及应对方案设计,最终可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安全环境。
        (三)加大对材料设备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管理要加大对材料设备的规范管理力度,并根据每个岗位的作业特征、安全防护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材料设备管理标准及流程。例如,高空作业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检查脚手架设施的安全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要注重其建设材料的质量保障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健全,例如,脚手架设施的搭建材料需具有较强抗腐蚀性能;挂篮平台要设置完整的安全防护栏;安全绳索负荷值要切实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建筑工程施工需应用到升降机、钢筋拉伸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大型建筑设备,其具有成本高、体型大的特征,因此要尤为注重运输平稳安全,规避搬运过程中对建筑设备造成功能损伤,当完成建筑设备搬运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运转性能、运转安全进行详尽检查后方可投入到建筑施工利用中,以确保设备的良好、安全运转状态,规避其利用故障或不规范引发的施工安全问题及事故。
        总结
        科学健全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抵消或降低风险消极影响结果,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顺利及盈利性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风险防范需科学全面的对其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全面识别,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安全问题,以及尽早及时的制定或选择相匹配的风险相应措施,以达到理想风险防范预期。人员风险因素、施工环境因素、材料设备因素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主体因素,一旦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安全防护意识不够,极易引发消极影响或安全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效益威胁。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岗位安全风险防范需求制定相匹配的考核标准,开展持续性、明确性及渗透性的安全教育,强化施工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观念,还要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的把控,制定针对性的材料设备管理标准及流程,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提前缓解或影响消除,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防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135-136.
        [2]杨洁,郑档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综合等级评估模型及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06):121-126.
        [3]周伟.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建筑安全,2019,34(06):31-33.
        [4]钟国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居舍,2018(08):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