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张祥英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祥英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虽然具有临时性使用的特点,但在实际施工中作用重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对其技术就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510515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虽然具有临时性使用的特点,但在实际施工中作用重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对其技术就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坑范围,还会影响相邻的桥梁、建筑物甚至道路。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着重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要点,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工程案例
        一个建设项目由地下建筑2栋、地上建筑3栋、塔楼2栋组成,共24层,整体高度92.60m;公寓共31层,总高99.05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6399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 495平方米。项目外形不规则,建筑结构上部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桩基础配合独立柱使用。预计地基开挖距离地面8.0米以下,采用强风化板岩,持力层场地土类为中软场地土。这个施工场地类别为二类,抗震设计类别为丙类,为一般建筑抗震地段。
        2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边坡修理不符合标准
        本工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巨大,采用大型机械作业。这种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开挖大量土层提高工作效率,但有无法修复边坡细节的缺点。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坡面顺直度、平整度达不到标准,这就影响了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完成坡面修复工作。受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的限制,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现场的监督管理,否则很容易出现欠挖或超挖的情况。
        2.2设计与实际施工差距较大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与实际施工存在以下三大差异。(1)在计划施工方案中,采用深层搅拌桩技术进行深基坑支护,导致施工过程中水泥渗入不足的问题,最终影响水泥的实际支护强度,达不到预期效果表面出现裂缝。(2)建筑工地偷工减料问题。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深基坑支护时对工程细节需要考虑得非常细致,施工前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底。但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发现部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不能按原工序完成,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3)未充分考虑深基坑施工的空间结构。在传统设计中,深基坑支护结构一般按平面问题处理,但实际上深基坑施工属于空间问题工程。虽然在本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方法进行了调整,根据空间要求对支护结构进行了调整,尽可能满足支护结构的空间效果需求,但还是会有预期的效果差异,因此必须提高对该应用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技术水平,以保证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2.3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不符
        从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看,土方开挖的技术含量较低,在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比较容易,但围护支护技术含量较高,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比土方开挖更为复杂。由于本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多支专业施工队伍,签订的合同相互独立,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由于各施工单位延误工期、争抢进度、开挖顺序等综合原因,最终导致现场情况混乱不堪。特别是在阴雨天气,容易忽视深基坑支护的围护工作,也给后续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最终影响工期的交付时间和质量。
        2.4施工条件复杂
        由于工程建设选址问题,区域地形地貌和地形结构复杂,严重影响了深基坑支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钻孔很容易对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深基坑支护难度大,管线敷设复杂等问题。因此应提前对建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制定完整且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整体质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3.1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土钉墙施工技术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形式之一[1]。在施工科学合理的情况下,该技术能保证围护结构的施工效果和基坑、边坡的稳定。1)控制土方开挖,在开挖工作具体实施前,要按施工方案要求,在施工现场对上下基坑口线进行准确测量放线,并认真做好工作标记。2)选用合适尺寸的土钉,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孔径合适的土钉钻孔。3)严格控制灌浆材料,灌浆材料的水灰比按断面计算灌浆施工时必须有序混合科学配置比例,待初凝完成后再进行灌浆,期间应注意合理控制注浆时间间隔,否则会影响施工质量。
        3.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锚杆支护施工技术首先要确定锚杆的位置,然后对深基坑进行勘察,准备好锚杆支护所需的工具,综合准备后按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施工。施工时要时刻注意钻孔质量,选择合理的钻孔深度,水平方向的孔距误差应保证在50毫米以内,而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应控制在100毫米以内。在锚杆支护的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水灰比的控制,以保证灌浆材料的质量,达到质量检测的标准和要求。工程正式使用锚杆时,应在事先确定的浆液中无杂质的情况下,自上而下进行浆液灌浆,并不断匀速搅拌,直至浆液饱满为止。
        3.3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用排桩技术的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悬臂式、锚杆式或内支架式支护结构。根据不同的支护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必须科学地选择地下连续墙的支护技术。如遇特殊情况,可同时采用内支撑、自上而下法和半自上而下法。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施工优势,不仅噪音小、振动弱,而且后期砌筑的墙体具有刚度强、防渗性能好、承载力高等特点,保证了工程的使用质量。
        3.4逆作拱墙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应用采用挡土墙,其中会有多种拱形挡土墙,如圆形、椭圆形等,因此为了保证反拱墙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遵循了自上而下、分层分段的原则。为尽可能避免单侧或多侧不能顺利拱起的现象,本工程选用钢筋混凝土,采用钢内撑构造混合支护结构,实现水平传力。此外,施工人员很好地控制了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使结构形式更加协调。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地下水位不超过基坑底面,保持“低于”基坑底面,安排专人监测水位情况。一旦发现超基坑迹象,应及时进行降低水位、控制水位上升的处理措施。
        3.5做好施工监督工作
        深基坑支护的应用水平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应注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完成。首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明确开挖计划的内容,实现施工全过程的控制,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偏差问题并做出应对措施,以提高施工的高效率,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保证建筑的质量,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因此,应聘请专门的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过程进行监督,使施工队伍分工明确,严格执行工程计划,最后可从施工图设计、方案编制、原材料领用、技术交底、复测验收等环节到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结语
        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虽然存在土体开挖与边坡支护不一致、深基坑边坡施工与修复不相符、施工工艺与施工设计有差异等问题,但在后期均进行了及时调整,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但仍需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水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并根据具体的管理要求和施工计划对工程进行改进,最终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秦永强.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08)
        [2] 李彬彬.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18)
        [3] 王敏.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8)
        [4] 胡会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微[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