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东方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繁荣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处于同一区域的乡村发展却非常滞后。为了平衡区域发展质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此,本文结合文献研究及工作实践情况下就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展开探究。
关键词:城乡规划; 乡村振兴; 探究
1 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意义
1.1 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彻底解决贫困区域人们的生活问题,对贫困区域人们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城乡规划的重点就是借助城市的力量来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来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1.2 满足“三农”工作需求
在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乡村内部的很多资源与能源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找到乡村的发展优势,就容易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与先进理念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增大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3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但是,只有在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乡村经济建设,实现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发展,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2 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2.1 缺乏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近几年,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乡村振兴过程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有必要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构建,通过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解决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保证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才能够充分体现城乡规划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服务的本质,保证“农民富、农民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2.2 乡村功能布局有待优化
在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当对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乡村发展措施,确保可以通过乡村功能布局的优化构建乡村新风貌。但是,部分乡村并没有制定出针对性的乡村建设规划,整个乡村的建设顺序非常乱,土地利用模式也相对粗放。个别地区为了避免出现乡村无序建设的问题,甚至制定了“一刀切”的错误措施,严禁该乡村进行任何形式的建设。这对乡村功能的完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 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探究
3.1 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
在城乡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首先,加大“新乡村建设”“城乡统筹”等战略的实施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保持乡村与城市地位的平等性,以乡村人口和乡村产业为基础来刺激乡村的内生性增长。其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乡村生产力要素流向城市,而城市的生产力要素却并没有顺利地流向乡村。
对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可以突破乡村集体封闭性的桎梏,从制度层面上加快城市生产力要素流向乡村的速度。再次,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使得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与城市相比,并对乡村地区的人口聚集以及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提高乡村地区基础建设的覆盖率,以有效提升乡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保障乡村生活的舒适性与便捷性。这正是实现乡村地区高新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最后,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乡村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对乡村地区原本闲置的土地进行重新利用,对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合理的优化。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乡村地区建设,防止乡村地区的空间结构、产业类型成为城市生产力要素流向乡村的阻碍。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业人口的流动性和消费能力,拓展乡村地区的发展空间。
3.2 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
产业结构不同是导致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不同的根本原因。鉴于此,在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可以有效挖掘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借助资源优势来提高乡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首先,对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学习并借鉴城市建设的成功模式,大力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但不能盲目复制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城市建设模式与乡村实际情况不相符,而造成严重的乡村资源浪费问题。另外,还要推进农业供给改革,提升乡村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其次,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乡村地区的生产方式依然非常单一、传统,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方面也显得力有不逮。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管理理念进行改变,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渠道和发展渠道进行拓宽,并加强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再次,加强先进生产设备与农业技术的引进,通过对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乡村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最后,在保障乡村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当地电商、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电商产业克服乡村传统销售模式的弊端,通过旅游产业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促进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
3.3 加强乡村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绝大多数的乡村地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但是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比较特殊等因素,使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乡村地区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拓宽乡村地区的发展空间。首先,加强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可以对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将其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借助旅游产业提高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性。其次,站在城乡规划背景下对乡村地区的非耕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明确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例如,在旅游景区周围,可以对非耕土地进行开发,使其成为与旅游配套的酒店、饭店等基础设施。
3.4 提高乡村地区的人口素养
人口是保障乡村建设措施得以落实、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只有提升乡村地区的人口素养,才能够使其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内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落实乡村规划内容[5,6,7]。对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当地的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要加强宣传,通过对乡村振兴工作方法的改进与优化提升乡村人口素质;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养老模式,确保青壮年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参与乡村地区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安宁.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v.31;No.495(19):258-259.
[2] 张军波.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J]. 城镇建设, 2020, (003):46.
[3] 陈彦伟, 王振东.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 (022):P.138-138.
[4] 孙玉杰.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No.585(24):234-234.
[5] 陈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镇规划与建设探微[J]. 建筑•建材•装饰, 2020, (00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