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黄林彬
[导读] 在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体育课堂要重视对情景教学手段的运用

        黄林彬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400030
        摘要:在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体育课堂要重视对情景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断促进学生的品格与技能的发展,确保他们能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到社会。通过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中引入情景教学不但可以加强体育锻炼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还能切实提升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以及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课堂;情景教学;
        引言: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以及体育情感与品德。基于情景教学策略,分析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然后结合学生的适应能力,引导他们在活跃、开放的教学情景中快乐学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学会与他人展开合作。
一、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以及情景教学的内涵
        核心素养这个词在现代课程教育体系中已经不再陌生,体育学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还延伸出一个新的概念,即动商,主要包括运动天赋和运动潜能。以往在体育教学中只将重心放在学生动商的提升,如耐受力、抗挫力。而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动商也升级到对学生身心健康、忍耐力、适应性的培养中。新时期,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技能指导的同时,应当兼顾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运动能力等各种指标,确保他们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要在体育培育中强化个体的核心素养,关键在于变革教学策略,通过横向渗透、纵向衔接的原则构建镜像的意义。
        情景教学是推动核心素养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在提高动商的基础上强化文化素养。体育情景课堂能够转变学生的思想态度,培养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并且可以依据不同的情景实施动态化的运动教学,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体育情景课堂要指导学生自尊、自律,培养他们的规则、法治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责任意识。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育人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形成必备品格的重要手段。
        情景教育的构建需要从人化情景、非人化情景两个方面出发。前者是对体育教学场所、设备、项目信息等元素集成的组织形式,强调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情程度,以及学校所创造的体育氛围。后者是利用教学场地的自然环境来进行情景的构建。体育情景教学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不可控性、户外性、主体性、真实性等特点。具体来说,情景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二、体育课堂情景教学设计与实践
        1.运用多媒体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体育课堂实践中也受到了重视和运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利用媒体资源来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田径运动这个项目时,可以先制作运动员参加田径比赛的视频片段,通过剪辑、配乐等后期制作,转化成有趣的动漫或视频集锦。在课堂上,让学生集中观看视频,直观感受视频中运动员的动作要领以及比赛现场的狂热气氛,让学生产生对田径运动的激奋之情。

此外,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学生喜欢的知名运动员的图片、比赛截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播放图片、视频的同时,可以适当讲解他们的战绩、战术、动作特点等,让学生对运动产生极大的热情,并激发对知名运动员的崇拜感,树立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之情。在讲解运动项目的特征时也要阐述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科学运用多媒体来创设运动情景,能够从学生的心底深处出发,开展有效教学,对提升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利用趣味游戏
        有些学生本身不太喜爱运动,单让他们观看视频可能无法激起太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进一步使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情景教学。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往往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为了让他们不排斥体育运动,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心理特点,在体育课程中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游戏来调动氛围。将游戏活动与体育运动相融合,学生在快乐游戏中掌握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能锻炼身体的技能,提高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垒球这一项目时,便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项目的印象。游戏可采取分组的方式,每个组都要安排垒球的发射手、裁判、接球手。发射手主要是投掷垒球,裁判负责测量、比较垒球的投掷距离,并在投掷前讲明大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投掷规则,接球手则负责接被投掷的垒球。最后再由教师比较每组垒球的投掷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小组可适当给以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同时也学会了合作,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3.创建运动比赛
        在中学体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提前适应比赛场上的竞争氛围,锻炼意志能力,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创建比赛情景,如项目竞赛、运动知识竞猜比赛等。项目竞赛包括篮球比赛、跑步接力赛、排球赛等。真实的竞赛情景能够加深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同时获得胜利的喜悦之情和成就感。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要注意针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知识来科学划分小组,小组之间的实力保持相当。也可以安排运动知识的竞赛,在课前做好完整的方案,方案要针对本节课运动知识的题目进行设计,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操作:让学生在操场围成一个大圈,然后使用篮球来传递,哪位学生接到球就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三步上篮的关键点是哪些?运球时应当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排球时手腕应当如何用力?列举国内外著名篮球运动员?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安排蹲起、唱歌、手颠球等惩罚。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运动的理解,还能进一步掌握运动技巧。
        三、结论
        情景创设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重要策略,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体育课堂,提高活动质量。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出发,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各项措施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品德”教学能力的分层诊断与提升策略[J]. 张庆新.  中国学校体育. 2020(08) .
        [2]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J]. 于素梅.  体育学刊. 2017(05) .
        [3]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品德教育实践与探索[J]. 唐军良.  体育教学. 2019(0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