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 童彪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童彪
[导读] 摘要: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它对房屋使用寿命的缩短是有很大影响的。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它对房屋使用寿命的缩短是有很大影响的。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再加之人为的破坏,房屋结构会慢慢受到损坏,会出现开裂的缝隙,这将大大降低房屋本身的稳定性。为了避免由于房屋结构稳定性降低,给房屋使用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威胁,在房屋建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房屋加固的重要性,也要重视对加固技术的运用,这样不仅能够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避免房屋结构损坏对使用者的安全威胁。在对房屋结构进行修复和加固的过程中,首先是要用一些简单的办法进行修复和加固,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结构破坏,必须遵循维持原有房屋建设特性和结构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修复。而且在房屋结构修复之前,还需要对房屋现有的结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掌握详细的结构数据,制定适合房屋结构完善的办法,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最为合适的房屋加固方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变革,建筑施工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需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和施工技术作为建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工程结构质量为本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结构决定施工质量,因此,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质量为本原则。正确认识工程结构质量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实现工程结构质量保证与工程项目长远发展,这方面必须注意。
        2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中的不足
        结构设计不合理。目前很多的房屋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前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施工能力,对工程建设的性质和各方面施工细节都掌握不到位。而且,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很少有现场考察的习惯。很多技术人员只是对数据和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不能够结合建筑的实际建设环境和工程建设需要进行方案设计,这导致建筑的建设与实际应用出现很大偏差。另外,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交流和探讨不是很全面,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与设计师进行沟通,他们对图纸设计的根本意图和一些细节的地方是没有把握到位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运用也不是很先进,这导致很多工程会由于一些细节的问题延误工期,也降低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导致房屋结构质量的降低。
        3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方法
        3.1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与钢筋网(聚合物)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
        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与钢筋网(聚合物)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是在去除砌体结构的抹灰面层之后,通过铺设钢筋(丝)网复合混凝土(砂浆)增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高抗剪切承载力的加固与维护方法,钢筋(钢丝网)铺设与钢丝网一般沿墙体两侧(通长)加固作业,对房屋外立面及内部用户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会显著增加墙体截面厚度,并不适用于我国大面积的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工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便于施工操作,减少对房屋外立面及内部使用的影响,常在建筑外墙体采用局部外加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的方法进行,降低新增钢筋网(聚合物)水泥砂浆面层竖向荷载,墙角处及楼层处的钢筋网片附加可靠连接,在“T”形节点处局部区域形成暗柱区,以提高抗震性能。
        3.2地基加固技术
        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施工中常用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换土垫层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地基的下部持力层出现土层软化情况,通过换土垫层可改善土层硬度不足问题。在具体施工中,先去除施工地点软地基土层,使用高强度砂土取代原有土层,如砂垫层、碎石垫层等,铺设后可满足施工强度要求,优化基础施工条件,该施工方式常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冻土地区。二是置换技术。若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土层较为松软,且并非土层软化导致的松软,应对地基进行加固施工。

为保证施工方式使用的合理性,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人员应掌握工程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应信息,选择适合的地基加固方法,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3.3自身整体的加固设计
        基于提高建筑整体的完整性原则,提高一般构件的抗震性能和自身承载能力,此类设计一般与其他加固方法结合使用,很少单独使用。常见的方案有灌注水泥砂浆、树脂浆钢构件加固等方式,对建筑结构的自身裂缝等进行加固,提高其整体性,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结构强度的目的。
        3.4混凝土浇筑技术
        当前常采用泵送方式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首先要科学配置混凝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浇筑过程要尽量避免间歇,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暂停,那么要保护好上一层的混凝土,在初凝前继续浇筑并且充分做好振捣,避免发生断层、裂缝等问题。分层浇筑、分段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常用的方法,如果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方法,则要注意控制好每层浇筑厚度,按照2m左右的标准控制浇筑倾落高度,按照≤3m标准控制竖向倾落高度。
        3.5科学控制模板支设质量
        模板支设质量的控制,技术人员提前根据模板数据加以设计,将配板放样图按照顺序编号,其中通过缝模及时对余留量进行调整。模板支撑施工处理中,必须确保全部处理到位,规避施工中出现“虚”脚,安装与拆卸都必须由专人操作,其中墙柱脚模板位置根据施工要求需增加垫木,安装导模,主要作用在于避免模板出现烂根情况。模板安装施工中,若梁、板之间的跨度≥4m,以跨度1%对模板进行起拱操作。为了科学预防模板与混凝土硬化期间出现粘结现象,影响后期脱模处理,必须在浇筑施工之前将模板表面清理,及时涂刷隔离剂。隔离剂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做到不粘结,不会对墙体造成污染,同时操作简便、较易脱落,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模板安装期间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待吊装完毕,将绑扎好的钢筋科学处理。所有焊接施工都提前以铁皮垫隔,防止焊接中模板板面出现损坏。
        3.6化学加固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化学加固技术已成为较为常用的技术,设计人员对化学材料合理配比,可提升土层结构强度。在进行加固时,首先,对土地周边环境进行多方面勘察。其次,清除施工区域地基上砂石等障碍物,维持地基平面平整干净。最后,障碍物清理后,结合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喷桩施工。
        3.7附加结构构件的加固设计
        在原建筑变形与承载力不足的构建部分附加柱构建加固或附加支撑构建加固,从而提升结构的抗变形能力、抗震承载力,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应用附加结构构件对建筑加固时,应统筹考虑新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与安装后对建筑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是当前提高房屋整体质量的最为有效地方法,它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和抗压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地。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各种资源的配置,保证加固工程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恺,王科,刘强,杨浩.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1):69-70.
        [2]许家传.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J].居舍,2020(18):87-88.
        [3]易靖.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76-177+192.
        [4]赵大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门窗,2019(01):83+85.
        [5]王正富.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