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潘绍宇
[导读] 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伴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对水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彭山区江口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眉山  620800
        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伴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对水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根据统计,在2017年,我国稻谷的种植面积已经高达4.53亿亩,整体的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总面积25%以上,整体产量也高达50%。如今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还在不断地扩大,高产的水稻栽培技术已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
        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具有十分广泛的栽培面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占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5%以上,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种农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在所有农作物中也是最高的。
        一、我国的水稻栽培现状
        我国的水稻经过漫长的种植历史,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从传统的高杆水稻发展成现在的矮杆水稻,从传统的常规水稻发展为现在的杂交水稻。这些方面的改变,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水稻的种植品质以及水稻的产量,使水稻秧苗的整体品质得到了提升。施肥技术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在以往的水稻种植中只使用有机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水稻种植中同时使用有机肥料以及化学肥料,在最后只使用化肥,但是单纯的使用化肥会降低稻穗的成活率,导致稻穗的颗粒不饱满并且稻穗的颗粒较少。
        在水稻的除草和松土方面,以往的水稻种植中,每个季度要进行两到三次的中耕,除草工作也逐渐地由除草剂代替,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压力,也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都实现了机械化的操作,其中包括机械插秧以及机械收割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劳作压力[1]。
        二、水稻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
        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充分地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以及当地的降水量,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抗倒伏以及抗逆性的品种,降低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地风险。同时要根据所选的品种来设计科学的种植方案,保证优质水稻的品种能够增产高产。
        (二)种子处理
        将种子在冷水中浸泡24小时,随后在浸泡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随后将种子浸泡在55℃的温水中,浸泡时间15分钟。在上述的过程中,要保持温度不低于52℃,这能够有效地预防稻瘟病的发生,同时也能提升水稻的成活率。
        (三)科学育苗
        科学育苗使用的方式是旱育苗,苗床要满足运输条件,同时要保证具有充足的水源。配制营养土要按照腐熟农肥与田土1:2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并且在其中要增添壮秧剂。在播种时要事先的平整土地床面并覆盖地膜。
        (四)田间管理
        水稻秧苗一旦漏针就要撤除地膜,及时地对水稻秧苗进行补水,保证能够浇透并合理地控制浇水的次数。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温度,将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在水稻出苗之后,根据秧苗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保证秧苗能够适应自然环境[2]。
        (五)科学插秧
        选择合适的时机
        插秧时间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秧苗的实际生长状况,在通常的情况下,秧龄为一个月左右,温度保持在12℃以上就可以进行插秧,同时也要确保在6月初之前完成插秧工作。
        杂交水稻的秧苗应在播种后30天左右进行移栽,普通的水稻移栽时间应在播种后的40天之后,不能超过60天以上。最好的移栽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上旬中旬,在雨季即将到来的时机完成种子的移栽。

种子经过高温照射能够促进发芽,发育出较多的稻穗,能够有效地避免受每年7月份下旬阴雨天气所造成的低温伤害。移栽规格应使用规范化的拉线形式条栽,让种子能够良好的进行通风以及透光,确保水稻能够茁壮地生长,也能提升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在每年的4月份上旬要进行水稻的抛秧,进行抛秧之前要保持土地平整,并且地面要有较少的积水。选择没有风或是风力较小的天气来进行水稻抛秧。一般要进行两三次才能完全抛完,保证秧苗栽培均匀,确保秧苗在稳定入土之后才可进行浇水。
        三、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水稻的品质
        在挑选水稻的品种时,要引进高产的优质水稻品种,对于优质的品种要进行适当的繁育,这也是能够保证水稻质量的一项重要方式。推广绿色种植的方法,严格的控制肥料与化学物品的使用频率。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前预防病虫害,在必须使用农药的情况下,坚持使用农家肥料来保证生产过程中无公害,降低肥料的使用效率,保证水稻的整体质量,实现水稻整体增收的种植目标。
        想要提升水稻的产量,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展开工作,首先要通过杂交的方式来增加水稻的产量,不断的扩交杂交水稻的种植范围。其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多种种植与管理技术,对于产量不好的稻田要进行适当的改善,让产量不高的田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保证稻谷能够拥有较好的产量。
        (二)节约种植成本
        在水稻的种植中可以使用抛秧或机插来进行水稻的插秧,这种方式不仅简单便捷,而且也能够保证秧苗具有较高的品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受到种植人员的劳作负担,是一种能够广泛地投入使用的栽培方式。机插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代替一定的人力劳作,同时机插的工作效率也是人工进行插秧速度的10倍,能够极大地缩短插秧的时间,顺应大范围生产工作的需要[3]。
        (三)应用更新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这项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由于肥料配比不正确而造成的化肥浪费,首先在选择肥料时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在具体的施肥时要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在田埂处理方面,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使用塑料的挡板来作为田埂,避免田埂过多浪费土地资源。在洒水时要注意洒水的频率以及洒水量,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使用。
        (四)科学的抗害抗灾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要使用科学的手段来对水稻的病害以灾害进行预防与处理,将病害与灾害对水稻造成的损失量降到最低。在水稻的种植之前,可以对水稻的产量进行科学的预估,掌握种植地区阶段性的天气状况,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科学分析。
        (五)增强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病虫害会对水稻造成较为严重地影响,如果没有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就会导致病虫害在水稻田肆虐,影响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人员可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在前期主要进行控制使用现代化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只要发现病虫害的影子,就要立即的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在水稻的种植过程进行一定的技术知识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水稻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民以食为天,水稻是我国主食的重要原材料。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提升水稻的栽培技术能够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水稻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农业部门要做好水稻种植工作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保证农民能够增产增收,提升水稻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静,王新军. 探讨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家参谋,2020,(14):54.
        [2]花明明. 应用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种子科技,2020,38(08):25+27.
        [3]吴政春.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2):18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