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人民政府
摘要:花生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豆科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还可以通过二次加工呈上餐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本文简要分析了花生播种技术,并结合实际种植情况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以为花生的高产种植提供借鉴。
关键词:花生;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花生不仅是最常见的餐桌食物,而且还可以通过二次加工生产出油料,在人们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花生种植技术受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种植时间、种植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农民在种植时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一、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花生是一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较高的产物,对水分、营养等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农户应采取科学的花生高产种植技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质量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针对花生高产种植技术,本文具体分析如下:
1、播种前准备
(1)种子的分类
优良的花生种子是提高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此,农户首先要到正规的销售点进行购买颗粒饱满的种子,并结合本地区的水分、土壤、生态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品种,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产量。其次,在确定花生的品种后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包括饱满程度、颗粒大小、是否有破损等,同时要对不合格的种子进行淘汰,避免影响产量与质量。
(2)种子的处理
未经处理的种子在埋入土壤后可能会受到病害、虫害的侵袭,为了确保其健康成长,农户通常要按照严格的比例将种子与多灵菌等农药均匀混合,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地块的整理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生长对土壤、水分等因素要求较高。因此,农民在播种之前应当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地块,不仅要土质疏松,而且要肥力旺盛,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健康成长,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此外,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科学对土壤进行清理、施肥,通常情况下每公顷土地需要普通复合肥750公斤、钙镁磷肥175公斤、农家肥适量,科学的地块整理可以为花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保障。
2、合理种植
(1)适时早播
花生喜欢温暖的种植环境,农民播种时要在水分、养分、土壤等符合其生长条件的同时,适时早播,不仅有助于增加有效积温、避开伏天干旱,还可以提高花生的开花速度,确保其在相同产地的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农民在实施早播时应当恰当选取时机,避免在降雨密集的时间进行播种,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灵活选择时间。
(2)合理密植
科学地选择种植密度可以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种植更多植株数量的花生,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密的植株距离也会影响花生的产量,一般应选择在13.5~15.5cm范围内,确保单位面积内的花生个体与群体和谐发展,保证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得到充足的土壤肥力,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最终目的。
3、施肥
种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农民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施肥,尿素和磷肥是化生生长的重要元素,需求量较高,还应适时施加钙肥,可以有效提高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在确保花生根部能够顺利吸收到所需的养分的同时满足个体和群体幼苗的生长需求。
二、花生优质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1、苗期的管理
苗期是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阶段,大约在30~40天左右,此时的花生地上部分虽然生长缓慢,但是埋在土壤里的根系生长十分迅速,农户要做到以下几点:
(1)查苗补种
受病虫害、种子健康、土壤条件等影响个别花生种子可能无法健康发芽,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户要在花生基本齐苗后进行及时催芽补种或疫苗补种以保证支出数量符合标准与要求。
(2)清棵蹲苗
为了保证花生苗能够健康快速的成长,农民应将幼苗周围的土扒开,使两片子叶裸露在土壤表面;农民还应及时清理杂草,避免与花生幼苗争夺水分、养分,有利于果针扎入土壤,减少了病虫害的繁殖机会。
(3)中耕除草和深耕地
为了保障花生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农户要在苗期进行适时中耕,疏松土壤,提高根部的通透性。此外,在花生开花前期,农户还应用大锄进行深锄2~3遍,确保清除杂草的同时花生根部能够顺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2、花生病虫害的防治
花生的果实深埋于土壤中,各个生长阶段都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质量。因此,农户在花生生长阶段应当采取积极有效地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和防治成本,实现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政治目标。
(1)药剂防治
生长阶段花生容易出现叶斑病、青枯病、蚜虫、茎腐病等病虫害,在种植前农户应将花生种与药剂均匀混合,或将种子浸泡在克菌溶液中,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生长阶段如遇病虫害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洒新植霉素或链霉素,叶面喷洒药剂可以在保证植根生长的同时降低病虫害对植株的影响,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2)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虽然切实有效,但是过量地使用药剂不仅影响了花生的品质,而且对土壤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循环播种。因此,农户应当适时采用生物防治的措施对花生田间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和调整。比如,对于不同的虫害农户可以结合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引入合适的天敌,减少害虫的数量,从而降低其对花生的迫害。同时,与药剂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更绿色、天然,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还降低了经济成本投入,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
3、成熟期管理
在花生果真扎入地面后,农户不仅要确保土壤肥水条件充足,而且还要避免土地积水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如果在花生成熟期降雨过量农户应及时进行排水,避免因土壤湿度过大造成土壤结块引起果实腐烂或者发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户应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秧苗补缺、科学施肥、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等手段,保证花生种植效率,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提升本地种植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申福龙.花生高产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1):191-192.
[2]庞红丽.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5):186.
[3]李继宁.优质绿色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9(18):53.
[4]宋开斌,吕伟,申加孟.花生高产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