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芳
大庆市杜蒙县连环湖中心学校 166200
最近我看了一个小短片《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不爱读书?》,其中这样一组数据让我们国人汗颜:日前发布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我想这个短片和这些数据会深深刺痛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心,相比之下,如此低的阅读率实在是与我们文化大国的称号不相称。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4月23日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曾说:“不读书的个人是没有前途的,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党的十八大又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报告,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范围遍地生花,很多省市已拥有大型品牌读书活动,如“书香江苏”“书香上海”等。典型案例当属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示范城市”称号的深圳市。显而易见,政策的出台、活动的开展,就是希望我们国人能喜欢读书、热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虽然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农村小学教师,但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和我对国民阅读现状的忧虑,我在心中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职业目标,那就是,探索课外阅读指导之路,真正为农村的孩子也能喜欢阅读、走进阅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中,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保障阅读时间和空间
我们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图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把图书分门别类的发给各班级,为学生开拓了一片摄取知识的新天地。除此之外,我带头将自家的一些少儿读物带到班级供学生借阅。我与家长积极沟通,让他们提高对阅读的认识,力所能及地为孩子购置书籍,我们班大多数孩子也就或多或少地有了课外书。我们学校每周都有固定的读书日,在师生共读中,让学生度过一段快乐、轻松的时光。当然,每周仅仅40分钟的读书时间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我总是尽量为学生挤出时间,创造空间。
二、合理使用阅读方法,使学生受益终生。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我充分利用课堂,将阅读方法的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名为《?大易教育:一场价值百万的儿童教育演讲》,我很受启发,并把学到的累积式教育法----137的学习方法付诸实践。
简介137方法,1是每天读一遍,3是每天读三本,7是同样的内容坚持读七天,之后换内容。我使用这个方法正在读《百家姓》、《千字文》和《笠翁对韵》,接下来我计划继续用这种方法读《论语》、《大学》和《中庸》。现如今诵读国学之风在我们班悄然刮起。
三、推荐读物,讲究方法。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如读了课文《海底世界》,可推荐《海洋》一书;学了《蝙蝠和雷达》,可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等。
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年级段学生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目。如:我所教的是三年级,我曾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写作做铺垫,实现读写结合。如背诵国学不仅仅是开发学生的记忆力、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更多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积累是为了他日的应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很多孩子因为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所以在写作时也能信手拈来引用名家的话,就这样使孩子们的习作更具有文学价值。我们班在第16届“新人杯”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中有6名学生获奖,我也因此荣获荣誉园丁指导奖。
四、结合各种活动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每天的语文课伊始我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阅读。
我有计划地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进行成果展示。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背诵高手”;每月开展讲故事大赛,评选“故事大王”;举办手抄报竞赛;积极参加我校每学期一届的美文朗诵比赛。我们班在连续五届的朗诵大赛中都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每次的活动简报我班都能荣登榜首。诵读国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校扎实、有效的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我们班现在53名学生,已有30多人能够静心读书,阅读习惯已基本养成。我是个爱读书的人,我更希望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并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们的生命茁壮成长,开出绚丽之花!
阅读是一盏明灯,照亮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阅读是一条路,指引我们去寻找幸福之源;阅读是一种幸福,让你我的生命充实饱满。一个不愿意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所缺少品味和内涵的学校;一个不爱读书的家庭,是缺少可持续发展力的家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让读书成为责任,让读书成为生命的一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