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下)   作者:聂世锋
[导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个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越发地迫切

        聂世锋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陕西  太白  7216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个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越发地迫切,这样就使得人们对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职业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但是就当下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并没有被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整体教学效果不突出、不显著的问题十分的明显。所以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后,职业学校应当及时并切实扭转以往落后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各个学科教育工作进行融合,创设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教育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引言:就当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说,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缺少专业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教学主体特殊性较为明显,协同管理机制不具备实用性。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不够透彻,不够深入。习近平总书记说: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那么,职业学校要想不断地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整体水平,就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整合课内外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协同管理机制加以优化完善,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工作的良好发展。
        1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状
        1.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深入性、时代性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挑选十分的关键,内容的选择往往与课程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关联。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开展中,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挑选较为单一,灵活性较差,主要表现为缺少针对性,广度较差[1]。首先,课程思政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中和性,各个专业都具有自身的特殊形式,但是在实践中往往都存在明显的针对性较差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因为对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缺少全面地了解,所以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都是生搬硬套,生硬地进行内容的转移,这样就造成了教学内容连贯性差的不良后果。其次,在实施课程思政工作时,存在深入性较差的情况,教师的教学工作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加以落实,课程思政存在明显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再有,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没有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大部分的新闻或者重点社会事件都可以被当作思政课程的教学素材,但是被运用到教学之中的却少之又少,在课堂上往往教师都只是将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进行单纯的讲解,这样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的认知是非常不利的[2]。
        1.2教学主体具有特殊性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要的方式,教学中涉及到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所以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以及思想理念往往都会对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实施造成直接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他们的专注力、学习兴趣都会对思政课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视职业技术学习和掌握的特征,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当前有些学校还存在思想教育边缘化的情况,而且还较为严重,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单纯地认为专业课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思想政政教育应当在专门的课程中进行。还有一些教师自身思想素质较差,所以在课程思政工作中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的情况[3]。大部分的职业学校的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教育院校,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充足的教学经验,由于受当时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大环境的影响,他们本身就没有接受系统德育教育,所以,教师本人在育人方面缺少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能力,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技术课教学中的作用是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的,效果当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1.3协同管理机制缺乏合理性
        课程思政要想实现良好的效果目标,不但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并且还需要充分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创设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落实给予规范性的指导。

职业学校课程思想政政治教学改革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相关机制还没有达到彻底成熟的状态。所有的相关部门对于课程思政工作建设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党政部门、教育部门对于课程思政工作建设的实施缺少基本的沟通和交流,党政部门可以说是工作的执行者,但是因为对职业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建设涉及到的人文性和专业性缺少全面地了解,对于教师思想政治意识的管控给予的关注还不够,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大部分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还处在起步的阶段,所以并没有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往往也缺少对教育资源的二次利用。在教师的聘任、晋升、管理工作开展中往往将侧重点都放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方面,对于教师的思想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
        2.1“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策略
        推动思政课转变为课程思政,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工作的建设将关注点都放在了思政方面,如果思政教育的效果较差,那么必然会损害到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务必要切实的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需求。职业学校对于课程思政的转型和要求在教学体系的创设方面,应当形成良好的思想理念。就教学目标来说,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要明确。就教学内容来说,思政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就教学评价来看,思政要进行严格的把控。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切实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加以利用,不断充实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结合职业精神以及职业技能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如果要想将职业教育中课程思政工作效率和效果加以提升,还需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运用当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途径[4]。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要想切实保证工作质量还需要从各个细节入手,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施。
        2.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改革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渠道的核心作用,又要挖掘各学科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和平台。要突破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亟需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对思政教育进行通盘统筹,在育人的顶层设计中强调“思政味”,并遵循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课程思政”要凝练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育人元素和育人方法,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融合和全方位育人等职业教育特色[5]。
        结语:总的来说,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中,职业学校教育思政工作建设需要明确教育的目标,积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多个方面入手来推进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工作,促进思政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推行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理念,坚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信念,依托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把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让我们职业学校更好的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尚明.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当代农机,2021(03):73-74.
        [2]梁燕,田野.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1,35(02):5-10.
        [3]许选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1,33(01):86-87.
        [4]潘志恒,张芳.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02):185-188.
        [5]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4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