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云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高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500
摘要:阅读是高中学生语言,认知,情感和思维发展的“综合体”的武器,因此,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力发展阅读活动,是支持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的表现。在阅读文本时,思维导图的有效使用可以在实践中提高阅读效果,使学生积极参与英语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吸纳文本语言和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建立良好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一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高一英语教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从认知过程的角度来看,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是同时进行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引导学生对主题建构的意义探索,开展阅读与写作实践教学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思维导图的涵义,进而分析其在高一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探索和总结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对高一英语教学的影响,进一步改善高一英语教学的方式,促使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简述思维导图内涵
思维导图是指人类思维中产生的一种简单的图像方法。它主要是从一个单词辐射到多个单词,知识点间产生关联。可以根据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分类,并可以系统地展示相关知识,从而促使学习者的思维得到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高一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学习积极性弱。但是,采用思维导图后,如果教师正在教授英语单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单词联想与其相关的多种解释,进而造句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种方法对高中生记忆非常有效。另外,思维导图的引入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它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中素质的提高。
二、思维导图的引入在高一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高一英语通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科背景,文字类型等语言知识构成高一英语课程的内容。其中,主题上下文和文本类型位于课程的最外层,主题上下文就像一首歌的背景音乐,从头到尾贯穿整个课程内容和课堂活动,为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提供主题和主题。高一英语教师应开始以圆心为半径的多元化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输入与驱动输出相结合,在输入和输出的“双重驱动”下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能力。
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确定教材的内容衔接点。在高一英语阅读中,教师必须首先研究教材的内容,进而适当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培养理解思维导图与教科书内容之间的关系,提升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把握学习要点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在特定时间做某事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深入的概念,以免引起学生的困惑,然后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它,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对阅读课堂的兴趣。
⒉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图像,声音,动漫等可反复、动态的特点,来让一些相对枯燥的英语知识点,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英语阅读的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重视高中生的真实需求和心理特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思维导图模式,给学生塑造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阅读环境。
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提高学生认知,利用思维导图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身特点,当孩子学习语言时,他们经常在特定的和可感知的情况下体验艺术形象,面对图片中的新鲜和亲切的图像,将会激发学生描述语言的兴趣,当老师提出一个单词时,学生会想想这个单词的过去时和将来时以及使用的是什么句子,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导图模式的思考,可以增加语法知识的数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提供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高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对策,
⒈教师的指导地位
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会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风格的学生特征给予不同方式的指导,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思维扩展能力,然后绘制更出色的思维导图,使高中生可以提高区别词汇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真正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甚至发现他们在构建过程中从未认识到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⒉合理使用插图,夯实巩固英语文本
改变教学的方式,首先英语老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中积累相关词汇,英语本身词汇量纷繁复杂,老师告诉学生本单元的标题,再通过有趣的图片展现一个生动的故事,展示英语文本内容的主要信息,比如地点,活动,人物等。让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观察图片的情景发生了什么,其次对比场景中的异同,明白图中说话人所处的地点和想要的物品,让学生猜测其中文含义,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点,这样,图片和文字就有机地相连了,通过让学生分组观看图片,进行双阶段工作,比如练习句子模式和图片对话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和谐氛围中不自觉地记住短语和句子模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指导学生预测要学习的课文的内容进行讨论,为课文学习添加前奏,再逐步展示第一个插图并进行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学生的场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和认知图。
⒊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阅读主题升华
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应包括综合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两种方式。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在网络上呈现,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英语电影并在班级中播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辩证思维,比如经典作品莎士比亚戏剧,很多同学可能认为这内容理解起来费尽,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简化梳理,学生再进行观看,帮助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又比如,在阅读故事类科幻文本时,故事发展有一定的情节,同时也预留给学生偌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在读前进行充分的导入思维导图后,不仅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和分析视频中出现的新单词和句子模式,学生还能够快速扩展新的词汇量和语法,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完成对文本信息、情节和发展过程的理解和表达。
⒋进行实用的阅读活动,优化写作目标
目前,阅读后写作有多种方式,例如缩写,模仿,扩展,改写和继续等,理解和使用实践语言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并进行转移和创新,旨在扩大主题范围。高一英语课本的篇章比较长,也包含很多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激活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认知方案,进行语言应用练习,引入思维导图来从某个方面解释相关的语言知识,来指导学生分析,推理语法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给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提供思考英语写作的想法,简单地构建他们的写作思路,表达自己的“写意”感觉,让写作的内容以多样化的方式发展,从而在培养学生拥有更清晰的写作的思维能力。使用思维导图教授英语写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学习,也提高的动脑筋次数。
结语。
可以看出,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思维。在高一英语阅读活动中,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原始文本的思想认知和转移能力,也为我国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作出了贡献。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并利用原始文本的表达来升华写作中的主题含义,以便学生将来可以更灵活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蔡艳.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9(11):82.
[2]张倩怡.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
[3]杨云,史惠中.高一英语阅读结合教学实践——基于文体协同角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