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锋
陕西省永寿县中学 713400
摘要: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怎样将音乐审美心理应用到高中音乐教学中去是很多高中学校重点研究的课题。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普遍存在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学生不自信、不积极,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教学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构建互动音乐课堂,为学生展示更多与音乐相关的影视素材,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的情感。此外,教师应当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发展历程,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音乐审美心理
前言:音乐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是人们欣赏音乐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音乐课主要是音乐教师教学生唱课本中的曲目,或者向学生播放经典曲目让学生欣赏。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帮助不大。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创新和改进音乐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一、教育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不足
1.教师缺乏经验
虽然高中音乐教师都经受过专业的训练,学习过专业的课程,具备教授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音乐更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体验。许多高中音乐教师年龄尚小,对生活的体验少,没有很多生活阅历,因此大多数高中音乐教师本身对音乐的理解,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在教学生学习音乐时,缺乏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过度的依赖于传统教学活动。教师在教授音乐理论时,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对音乐感悟较浅,只能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教学生唱歌,无法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触动,这就会使得教学的理论让学生难以理解,唱法也更加的机械刻板。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的教育中,教师们往往共注重理论的教育而忽视实践,这会导致一定程度上实践与理论相脱节。在音乐教学中,实践是尤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去唱,去感受歌曲,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感情,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师上课侧重于理论教学,很少设计实践环节,这导致了高中音乐教学过程的不完整。音乐教学的实践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声音实践,让学生开口唱出来,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歌曲创作的意义。
3.学生不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自信的心理,这使得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会积极的去表现自己。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表现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大声唱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由于学生的不自信心理,音乐课上,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唱歌,学生不唱出来就无法很好地去感受歌曲中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理解歌曲,感受歌曲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十分不利的,这也使得音乐课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二、音乐审美心理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互动音乐课堂
师生之间互动少是高中音乐课堂存在一个普遍现象,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遍原唱,然后自己唱一遍,让学生跟唱,唱熟练以后让全班一起合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整个音乐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多云音乐相关的知识点,多与学生沟通。比如在学习脚夫调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其他关于陕北风情的音乐素材,让学生观看素材去感受陕北风情,对当地的人物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听完这首歌曲之后的感受,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感知,增加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在唱奏中感受音乐情感
音乐需要通过声音来传递,只有音乐响起的时候才能让人整个身心感受到音乐,去体会音乐创作的背景和意义,与作者产生共鸣,真切的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孟姜女哭长城》这一课时,许多学生可能对典故不太熟悉,不明白这一戏曲的来源,教师可以轻向学生讲述一下孟姜女哭长城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一背景后再去听这一曲目,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感情丰富的片段,让学生去聆听,去体会孟姜女的情感变化。学习《沂蒙山小调》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沂蒙山的景色以及沂蒙山男女对唱的片段,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沂蒙山的人文特色,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处在沂蒙山之中,让学生唱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体验这首歌的情感。
3.丰富音乐审美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不只局限在老师教学生唱歌,学生学会唱歌这一点。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情况,丰富音乐审美教学的内容,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发展史,每个阶段的音乐特点,以及古今中外的音乐对比。这样也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的嗓音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加以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的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
三、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的中心应当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上,所以高中音乐教学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断地改进和创新音乐教学方式,让每一个高中生都能够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去,去感受音乐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高中音乐教师要将音乐审美心理应用到高中音乐教学中去,对已有的就模式进行改进,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内涵。
参考文献
[1] 贾士军.试论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人文理念[J].北方文学,2019,(33):221-223.
[2] 王红婕.审美教育中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技巧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8):378-379.
[3] 刘玥璇. 音乐审美心理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D].广西民族大学,2018.
课题来源:咸阳市2020年度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课题编号: xyjjkk2020268
课题名称: 农村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张永锋,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音乐 邮编:713400 单位:陕西省永寿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