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红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校 1515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非常重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行将学生纳入课堂学习,充分实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合理问题;现实生活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进步。目前,大多数教师都从“灌输式”教学思想转变为“指导式”,在课堂实践中付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实际行动。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以可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摆脱学习数学知识的困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爱好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直激化着学生的拒学心,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这种方式带来了相反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课堂带来了活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发展和落实,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创造能激发心中学习热情的情感色彩和趣味性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促进课堂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更好地控制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也注重学生学习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文字与语音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视觉上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冲击,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在兴趣的主导下更快乐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获得高效的学习收益。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顺利完成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任务。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正态分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显示正态分布的函数模式,在直观的情况下让学生发现图像所表示的函数的值域由正实数构成,函数图像具有对称性。并且,笔者运用学生学到的知识探索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全过程,驱动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导性。之后,笔者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形,使学生探索正态分布函数的性质,进一步把握学生正态分布和正态曲线的应用。最后,笔者回顾了学生探索正态分布的过程,让学生交流了这门课的学习成果。这样,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喜悦,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识和科学精神,顺利实现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出合理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问题海战术”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中盛行,但现在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深入渗透,教师逐渐意识到问题精练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在课堂上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地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时,首先笔者对学生说:“从直线方程式的概念,我知道直线上的一点和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的关系。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话,这个点和这两条直线的方程式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吗?”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考实际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和如何判断两直线的位置。之后,笔者让学生做了随堂检查,在学生理解不充分的地方做了恰当的反馈,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最后,笔者让学生总结了这门课的知识,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成果。因此,笔者通过提出合理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确实达到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知识是现实生活的高度升华,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知道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无数的联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实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变化率与导数”时,首先笔者会告诉学生:“吹气球的过程中,随着吹入的气体增多,膨胀速度也会发生变化。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现象,这个现象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现的呢?”然后,笔者把这个现象设计成数学问题,教学生计算平均变化率和平均变化率的具体步骤。之后,笔者通过引入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学习了求出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平均变化率的方法。最后,笔者让学生交流了这门课的学习成果。因此,笔者通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平均变化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化和演算能力,充分实现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标。
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高效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它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和探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的知识,实现“深入学习”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法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配合学生,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开展学习,以朋友、领导的身份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展学习和探索,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学生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知识点时,在黑板上写上“上课一定是学生”的命题,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师生交流的形式探索这个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找出这个命题中的“上课”和“学生”两个词哪个是条件。经过学生的讨论,根据学生得到的不同见解,结合身边的物体和自己的经验检验自己的结论。通过设置这种合作方法,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找到类似的案例,总结其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教室氛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育效率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环境中不容忽视。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以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最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娟.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58-59.
[2]汪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