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治福
贵州省剑河县第三中学
摘要:常言道初中数学课堂是三分教、七分管,课堂管理不下来,质量就提不上去。而要打造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最好的是以七年级的新生为抓手。本文从分析学生、先抓习惯、把握整体、分层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打造。
关键词:七年级新生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对于大部分农村数学老师们来说,上一届的学生数学成绩好,为什么这几年的数学教学这么吃力?老师们工作也够努力和付出的,但是成绩还是这么不理想。其实,每一个进入初中的新生都想好好学习,考个高中,上个大学……观察来报名的七年级新生,家长和学生都是怀揣着满满的期望而来。
——这是学生在变:数学基础变差了,自我学习意识变低了,学习能力变弱了。可是我们教师呢?教师不变,教师的教法也不变。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学生不是那个学生了,教师还是那个教师。大部分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学”。本人认为研究学生才是最大的课程研究,最大的备课重点和方向。
小学生听话,高中生自觉,而初中生调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精力从研究教材中解放出来,更大的精力应该放到研究学生中去。教书如开车一样,只有驾驭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才能打造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分析学生,成竹于胸
很多老师,特别是农村数学、物理、英语等薄弱学科教师,老是把班级里的学生看成对手;教师要善于分析了解学生,使之变成老师的队友。
1.分析小学毕业数学成绩数据。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使教师心中有底,在之后的教学中围绕学生,改造教学内容。
2.从学生花名册上分析信息。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家庭住址、户口性质、家庭监护人、贫困户、住校生……等等,了解学生生活背景,快速努力的记住学生的名字。为什么班主任任教科目成绩这么的突出?因为班主任和学生打成一片!
3.从班主任口中了解部分学生。常常和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更深层次分析个别“特殊”学生,便于个体的针对性教育教学。
4.个体谈话了解学生。个别特别调皮的学生,加强个体谈话或者家访,注意谈话的场合和沟通的方法方式。
二、先抓习惯、后谈成绩
教,是为了不教;抓好新生的学习习惯,达到没有教师的数学课,像有教师一个样,这是打造初中有效课堂的关键。
1.抓规矩。七年级新生的数学课堂,别急于教学,放慢教学节奏,教好学习习惯。例如,尝试让每个学生写一个“数学课纪律标准”,教师提炼、汇总、公示、存档,形成班级数学课的“违纪惩戒大典”。
2.抓预习。教育学生建立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意识,数学教师要有“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例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新课概念、公式,研究例题,尝试完成练习第1小题等,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
3.抓课堂。教师最好提前1分钟候课,要求学生课前备好课本、草稿纸、作业本、配套练习册、学习工具等等;课堂上学生的坐姿、讨论问题、提问题等教师都要提出规范要求。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序的动口、动脑、动手参与数学课堂学习。
4.抓做题。课本上、课外练习册中的数学题,要求学生体现出解题过程。例如,画几何图形、标注已知量、标注未知条件、列式、计算的过程等等要写在书本上,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不要只写一个答案,务必要在旁边写出解答的过程。
5.抓作业。数学作业要抄题、画图、写解答过程。鼓励学生在作业完成之后提一个数学问题,写在此次作业题目后面。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加强师生间情感沟通。
6.抓自习课。
例如,农村城镇初中都有早读和晚辅的自习课,数学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要求课代表写在黑板上,学生自主完成;数学教师没布置任务的,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的先复习、后预习、再尝试做数学题;布置学生负责打考勤,个别捣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找其谈话,消除不良影响,力争达到使没有教师的数学课,像有教师一个样!
7.抓考风。只有抓实考风,才能造就良好学风。例如,单元测验时,教师可以事先通知学生时间,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调整好位置;从严监考,不给部分学生取巧的机会,否则谁还会去努力学习;快收卷时,可以预留3分钟时间培养学生批改选择题、填空题,锻炼学生互批、自改的自我评价能力。个别“问题”学生,测验批改后可以叫其到教师办公室领试卷分发,创造见面交流机会。
8.抓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堂上该独立思考数学问题时,不允许学生说话,给其建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小组讨论、兵教兵的合作学习时,鼓励同桌、小组间全员动口参与。
三、把握整体,关注个体
数学教师要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打造有“温度”的数学教学;要精心营造师生“亲近”的机会,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1.目光对接。例如,上课起立时,可以稍顿几秒钟,和全班每个学生目光对接;课堂提问时,也可以稍顿几秒钟,和全班每个学生目光对接。让学生知道,教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
2.人人参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或说或写或展示,机会均等,课内外都行;实在不行,非学习活动都可以创设。
3.面谈机会。教师要有个名册,有谈话记录、备注。每期每个学生最少一次以上与数学教师谈话交流,或每个学生问教师一个以上问题。
4.确定小助手。数学教师可以确定小助手,任职一周、一月或不定期,但学生是有针对性的人选;例如,负责老师数学课前后开关电脑、展台等;或者随机性的小事情任务布置。
5.对教师提意见。教师统一纸张格式,或者打制好问卷调查表,学生不记名自由性给教师提意见,让学生“有话”对数学老师说,吸取精华自我完善。
四、分层教学,不同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就是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提高。每个初中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在班级内因材施教实施“隐性”层次化教学,才能发展初中生数学科学习的可持续力。
1.层次化目标确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只要“跳一跳,就摘得到桃子”机会。
2.层次性的授课意识。数学课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化难为易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例如,简单的、中等的、难度的数学问题应该各自让哪些层次的学生来完成等,力争设计到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问题思考和交流。
2. 层次性数据分析。数学老师要做好测验、月考等数据分析,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各自在哪些考点上出现问题,不应该出现什么失误等等,要采取层次化的策略补救强化。
3.层次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进行适时的物质或者精神上小鼓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力。
4.层次性的课外强化。要遵循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原则。例如,学困生做基础题,中等生完成过关题,优秀生完成拓展题等等,教师要及时的检查督导到位,不然下次完成的质量会下降。
总之,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抓好七年级新生教学是关键。个人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研究学生、认识学生比认识学科更重要;强调学生的“学”并不是牺牲教师的“教”为代价,而是唤醒“教”的方式转变;研究学生,才能使更多的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才会在纷繁复杂的课堂现象中分清本末和主次。常言道:过程做好了,结果不会差;学生主动了,结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季赛娣.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50.
[2] 张婧.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丁世权.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互动时效性探究[J].学周刊,2021(0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