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的教学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史光清
[导读] 随着当前高中的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学校管理方式逐渐多样化

        史光清
        新疆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当前高中的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学校管理方式逐渐多样化。而作为学校整体发展方针的管理者和引领者,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策略来吸引教师和学生进入学校工作学习是校长的主要职责之一。除此之外,在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应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指导方针,有效地管理学校教育工作,从而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对学校自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管理策略
        【正文】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实施后,对高中教育以及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有待革新,教学管理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校长采取的管理行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质量,也直接影响学校包括师生在内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高中教学策略的有效研究,从学校管理层面对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高中教学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浅要分析。
        一、高中教育管理现状与问题
        1.1教育管理重点不明确
        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高中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将决定学生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因此,有效的教学管理对创建学生的学习环境,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生源、增加高校录取率,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学教学管理形式多样化,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由于学校管理层面受到以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学校尚未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有效管理机制,目前依然普遍存在着墨守陈规、缺乏创新管理理念等问题,从而无法系统地进行良好的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管理重点模糊因而高中课堂管理无法产生理想的教学结果。
        1.2教学管理体制单一
        近年来,受“精英教育”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校长对课堂管理的看法较为单一,认为教学管理的目的是重视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学校的教学管理能否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的问题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还首先取决于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目前,我国许多高中的教学管理大多以校长、教务处和班级管理的形式进行,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管理体系较为单一,对于高中课堂有利发展的局限性显而易见。除此以外,过于统一的高中教学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而盲目追求稳定,造成教学管理体制单一,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教学工作进展缓慢;而另一方面缺乏研究和创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的高中教学管理系统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进行课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及时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在明确表达学校管理组织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上,及时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能够最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树立自身的目标,从而拓展眼界。新的教学管理方式要立足于传统管理方法,在其基础上与时俱进,将学校生活化为社会生活的缩影,从而为学生早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为了使当前的中学教育管理与时俱进,学校领导必须完善自身思想,敢于打破传统,跟上潮流,更新其管理理念,并以更先进和创新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以便在校园管理中做出更积极的决策。在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观念的基础上对现有管理工作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呼吁学校的所有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2合理借鉴多种管理策略从而优化教学管理系统
        有效的教学方法可用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实力,考虑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尽管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渗透到现有的教学模式当中,但由于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仍未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课程改革,这迫使学校领导层面不断研究教育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管理系统问题的更正。对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在有限范围内进行足够的完善和改进,从而建立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之一应加强学校专业教学的力量,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由于高中知识内容繁多,在以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为了巩固学生课堂知识,学校一味地提高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而往往忽略了高中生自我控制力较差,对于作业时间把握不到位等等问题,学生没有系统地自习方式,导致学生自习效率低下,作业完成度不高的恶性循环当中。对于学校管理者,在意识到当前学生课业压力的前提下应适当调整自习方法,不妨借鉴衡水中学的教学管理方式,对于自习课层面来说,为学生设置在自习课中,各科所分配的作业时间,到点即收,让学生在心理方面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迫使自己以最高效率完成课后作业。在此基础上,学生课后作业完成度大大提高,也减少了课堂当中学生开小差、走思的不良现象。
        【结束语】总而言之,新的课程改革对校长的个人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校长的领导能力和整体教学管理水平,在学习其他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学校实力有更加充分的认知。除此之外,每个校长都应利用教育者的经验和远见,密切关注教育动态方针,适当地调整管理策略,并不断提高其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利.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中校长应具备的管理素养[J].教育界,2020(51):2-3.
        [2]王劲松.深化《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再学习,落实管理核心素养再提升[J].教书育人,2019(14):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