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高中历史课堂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 林广录
[导读] 长期以来,课堂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林广录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吉林省 长春市 130600
        摘要:长期以来,课堂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教学策略,使学生提高历史水平和综合素质。鉴于此,笔者就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创设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选择教学方法,敢于“讲故事”;挖掘艺术元素,丰富历史课堂三个方面,对多元化高中历史课堂的创建进行探。

        关键词:多元化;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与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相比,多元教学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单一的教学思维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历史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的一种高效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纵观高中历史课堂,大部分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在日渐消磨。鉴于此,本文笔者就对多元化的高效教学进行如下探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形式老套,策略陈旧,导致学生兴趣淡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改进了策略,加入了生活情境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体生活情境,具体到某一特殊场景,如超市购物的场景、参观公园的场景等。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建构自己的认知,完善学生看待事物的观念。
例如,在教学《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内容时,笔者就先向学生展示古今交通交流的画面,让学生对现代交通交流工具形成了强烈的影响。然后,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说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接着,笔者让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2)现代交通变化的特点有哪些?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及自身实际回答以上问题。在与学生互动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总结,让学生牢牢掌握运输进度的相关知识。最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总结学生的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样,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就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生活化建设,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进程。


二、选择教学方法,敢于“讲故事”
历史课没有历史人物,没有故事,没有细节,只有干涩枯燥的历史结论,只有“填空”,只有“手工”。那么,这节课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课呢?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还有“历史味”吗?那么,这样的历史高中的学生会感兴趣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先导,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图。根据良好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共一大”内容时,为什么学生明显对“新旧民主革命比较”不了解?为什么只用提问的方式,把“中共一大”的时间、地点、人物用枯燥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什么不能讲故事呢?为什么细节不能呈现出来呢?当然,我们不能自我改正,不能把历史变成简单的故事课。高中生正处于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年龄阶段,我们的教学也应采取最合适的学习方式。高中教师要敢于讲故事,善于讲故事,要有故事讲。历史教师不能丢掉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使历史成为一门没有智慧、没有简单记忆的学科。而是要讲故事,讲细节,创设情境,走进历史,赋予历史“历史气息”。
三、挖掘艺术元素,丰富历史课堂
无论哪种课程,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而学生对这些艺术元素的喜爱往往也高于其他。因此,我们再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就可以探索历史的艺术元素,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创造一门具有历史艺术特色的教学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内容时,毛主席在抗战期间教唱了几首抗日歌曲给学生。音系,我们就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了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期间写的几首诗,让学生站在舞台上,带着情感朗诵。通过演唱或吟诵这些具有深刻时代背景的歌曲或诗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那个时代的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提高表演能力。再如,在教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文艺”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等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代表作,数千条河流和山脉、手绘中国水墨画、新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老师们可以进行演讲,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类型和风格的绘画的艺术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通过欣赏绘画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还能从老师的解释中学到的知识,可谓是一石二鸟。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的建设和产生,一方面,教师必须认真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从学生做起一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进行行为教学,使其与学生的身心特征相匹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最佳平衡,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会霞.新形势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120.
[2]张其霞,赵燕.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