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韦艳修 罗彩贵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完善,并且深入到了每一名教师的内心深处

        韦艳修   罗彩贵
        天峨县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547300   天峨县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547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完善,并且深入到了每一名教师的内心深处,在此期间,政治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了和创新。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当积极的寻求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提升政治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另外,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时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国家政事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德育教育,通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其今后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正文:很多人认为,政治这门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只要在现实生活安分守己,努力活出自己的风采即可。一般来说,能够拥有这种想法和认识的人,从小就接受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于初中生而言,政治课程就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政治是一门基础学科,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需要与教师之间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并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突破教学瓶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回到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更加高效的政治课堂。
        二、小组合作教学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积淀、认知水平等等。随后,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存疑、组间相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同时保证小组当中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多样性。如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能够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执教“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你和一群人坐飞机出门,飞机却出现故障,落在了一个荒岛之上,荒岛上有一个热气球可以用于逃生,飞机上的人分别是你、一名孕妇、一名医生、一名教师、一名科学家以及一位农民,在热气球只能乘坐三人的前提下,你会怎样选择呢?”由于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在回答时只要说清楚自己如此回答的原因即可。很多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语气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有的学生会首先考虑自己去乘坐热气球,并且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先考虑自己逃生是无可厚非。而有的学生却认为,先救助其他的人可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在此期间,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从而掌握政治知识。
        三、趣味活动和情境的构建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具、网络资源等,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情境,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政治知识之中蕴藏的乐趣,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师在执教“公民责任感”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找到具体的案例,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此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碰瓷”事件,让学生对此展开分析。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些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新闻片段,为学生构筑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打造一个能够深切影响学生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心中所想,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进而完成教育目标。
        四、将乡土文化融入课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乡土人情,让学生认识到差异性的美。不同的乡土文化与政治知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知识,感悟知识,能够让学生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教师在执教“延续文化血脉”的相关内容时,由于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对抽象和笼统的概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情绪的看到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种茶和采茶的习俗,因此,教师可以据此展开案例的分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傅晓苹.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12.?
        [2]俞雷.初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35+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