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叶丹
[导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内容
       
        叶丹
        广东省五华县高级中学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内容,学生要有家国情怀意识。教师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既是历史教学学科本质的要求,也是核心素养下学生品格与责任担当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或者家国情怀的历史课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课堂,那不是空中楼阁,那是真实的历史,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因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探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应用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现状分析;应用
        高中历史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提升自身的素质,合理运用多媒体以及开展多元的实践,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历史的知识,爱国情感的渲染,提升课堂的效率与德育的作用。
        一、高中生历史课堂学习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对社会的肆意侵袭,社会一度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与问题,世风日下,高中生也别从前变得更加淡漠与消极,原本应该是积极进取的青春少年却无心学习,沉迷于网络,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网络毒害、校园暴力等事件一次次冲刷着学生的认知。历史课堂既教给学生知识,更提升学生的素质,一些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多,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而另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欠缺兴趣,也欠缺能力,这样的学生在进行历史的学习时效率就不会高。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以史为鉴优化历史课堂。
        二、探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应用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的家国情怀认知
        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运用闲暇时间,努力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厚积文化底蕴,陶冶高尚情操。高中生处在叛逆期,且学习压力较大,性格容易波动,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高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学习优秀历史人物的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以音视频效应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一些爱国经典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说《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董存瑞》等优秀作品,教师可以根据电影歌曲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发言,小组讨论深化爱国主义的情感,还可以开展读后感、观后感等相关活动,组织全班同学参加爱国主题的活动。爱国主义教育要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例如,在讲解《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涉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内容时,笔者就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找一些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以及圆明园内文物被拍卖的场景,也可以将当时的一些资料影视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展示“长征”相关的历史资料、长征路线以及长征途中的艰苦环境等,学生在对图片的观看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同时还能够触动学生思想感情。
        (三)教师要开展多元的实践,以实践的方式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品质
        历史教师要开展多元的实践,可以为学生播放经典的历史电影,鼓励学生写下读后感,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参与表演,还可以依据一些有争论性历史观点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发散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从而实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理想课堂。丰富实践的课程就是要带学生应该走出教室,不仅要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更应该在亲自走访、考察、参观等活动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和学生一起拜访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带领学生到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根据地等参观历史文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想与素养。
        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多元的实践。我为学生播放了《甲午中日战争》这部电影,电影生动逼真的画面将同学们拉回到那个战争的年代,影片播放结束后,我鼓励全班学生写下观后感。教师还可以或者教师还可以组织唱红歌、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从真实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比如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写作实践,开展写作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让学生理解家乡英雄的伟大精神,学生可以请家中的老人讲讲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些革命英雄,感受革命与脚下土地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角”、 “读书分享会”等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红色文化的文章,并与其他人分享心得,随后完成习作。主题写作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自觉性,使其感受到革命的不易,提升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意识。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要通过教材、教法的合理利用,运用信息化成果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自身品行与素养,让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大有可为。高中历史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在课堂中不断记性家国情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桑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J].清风,2012(24):49.
        [2]苏金莲.高中生历史形象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青海教育,2016(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