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二中学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切实地落实生本理念和学本理念,让学生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上,感受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基于此,本文从设计提问环节,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建立互动情境,增加师生友好交流关系;创新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方面,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日常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高中体育;主体地位
探究式教学法旨在以学生为教学的本位,将学生彻底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强调学生发挥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纵观当今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没有积极发挥出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另一方面,教师也没有按照探究教学法指导教学实践。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能够起到何种价值,继而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所有作为。
一、设计提问环节,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都已然和成年人拥有相同的水平,因此,他们在参与高中体育课的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需求也不仅仅是基础性质的内容。基于此,教师对他们的教学,应该安排出提问的环节,在提问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满足自身对体育相关问题的疑惑,另一方面,则可以丰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1】。
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能够仅仅放在学生能从中获得休闲娱乐上,还应该放在让学生能够进行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上。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跑步运动时,就不能够仅仅是让他们完成跑步。而是应该让他们在完成跑步的同时,能够了解在跑步中,将会带动人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在跑步运动中,将会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能量。当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设计出提问环节,然后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提问。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可以询问,“跑步比赛的历史发展”“跑步对人体的益处”“在什么时间进行跑步,能够获得最好的锻炼效果”等问题,等学生完成提问后,教师在统一将问题集中,进行统一解答。在集体性的解答中,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获得关于跑步运动的更多信息,进而能够进行关于跑步的知识积累。
二、建立互动情境,增加师生友好交流关系
为了让学生发挥出主体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建合理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而且他们还能够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基于此,教师应该创建多元性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能够让教师更轻易地唤起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渴求,对提高身体体能的渴求等。
具体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拥有的关系越和谐,学生能够获得的听课体验就越优良,进而也就能够更加出色地契合教师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为增加课前健康方法分享环节,让学生正式上课前的五分钟内,将自己前一天准备的生活便捷咨询,在此环节对大家进行分享。当然,教师也可以进行分享。当教师分享时,学生便会增加对教师的了解,进而能够情感方面,对教师产生主观的认同。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即兴的进行创建一些对话环节,像是学生在完成期末的1000米和800米的长跑后,身体会出现激烈的反应。面对此反应,学生往往并不在意,但实际上其中暗含着丰富的人体体育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就可以在他们休息的期间,对他们进行知识普及,让他们了解在激烈的运动后,他们的身体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进而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对自身的反应进行理解。
三、创新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在课堂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优势,就要在教学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当然不管教师采取何种的教学模式,都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上,都应该让学生处于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由此,才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继而发挥出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2】。
具体来说,教师采用的探究教学法,可以结合其他的教学模式进行使用。像是,教师在教学的蹲踞式跳远教学时,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采取探究教学模式。在学生练习环节,则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必要时,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放映一段奥运会跳高和跳远的动作视频,进行自主地学习,以便让学生在后续练习的过程中,不至于按照不规范的运动标准进行练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亲自示范,其后学生进行现场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他们自由的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提问关于蹲踞式跳远运动项目的发展史,亦或是完成蹲踞式跳远所需要的人体肌肉部分。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探究式教学法,不仅在为后继有关教学模式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方面,有着现实借鉴意义,而且在让学生获得更优良的听课体验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有效的探究教学法,不是仅仅只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而是消弭掉学生和教师之间主客体的关系,从而让课堂成为有机的整体。基于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法的价值,让体育课程发挥出对学生的全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群英,杨炳雄.浅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1(06):73-74.
【2】朱晓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合[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