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安徽省蚌埠市水游城学校
摘要: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教师也需要注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也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师要注重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逐渐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为学生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但是根据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其中依旧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导致整体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去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由此使其教学效果越来越理想,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进而实现更加良好且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性
(一)学习法律法规,约束并保护自己
初中生年纪尚轻,社会阅历浅,法律意识更加淡薄。课改前思想品德对法律的介绍相对较少,学生们缺乏基础的法律观念。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开始叛逆阶段,只有正确的进行法律指导,才能规范他们的自身行为,通过法律学习,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真正遇到对自身不利的情况,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
初中生对国家的政治背景并不是很了解,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培养,让学生们产生思想共鸣,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不被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所影响,不忘初心,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坚守。在教育期间,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该年龄段的学生,思想不成熟,价值观念并不牢固,只有老师的耐心教导和道德指引,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对自身及以后的发展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方法,摒弃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添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多增加实例讲解,让他们能感受到书本内容在现实社会的真实存在,这样结合现实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产生思想共鸣,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多组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用道德和法治的力量去启发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和参与感,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为初中生提供更多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机会,让初中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享受一个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部分教师不注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着效率低的问题,教师应当利用好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优势,在学习和生活中架起桥梁。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生活资料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处其中就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建立集体》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故事作为课堂内容的引出点,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此他们无法真正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较低,从而对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整体的教学活动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导致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他们对学生采取的都是同样的要求、布置的都是同样的任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他们从“要我学”逐渐向“我要学”转变,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这样他们才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也会随之而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传统沉闷教学氛围的有效转变,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认识,并将学生的具体生活与真实需求作为出发点,遵循“以生为本”,维护学生的利益,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实现表达能力与自信心的增强,从而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洪省.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中华少年,2017(05).
[2]肖东海.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7(11):217.
[3]李英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