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曹司涛
[导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种类并不是很多

        曹司涛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北关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种类并不是很多,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体系的设计,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是非常强的,知识内容所带有的文科属性,也加强了其知识内容的说理性,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因此,本文就案例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结合相关案例预习;结合案例突破重难点;结合案例课后练习
        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说理性是非常强的,教师通过对于知识内容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感悟出非常多的人生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但是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教师在对于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就可以将案例教学法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将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事例与相关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可以运用所学习的内容设身处地的进行分析,并且可以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案例展开课前预习
        在素质教学理念在各个阶段的教学课堂中,不断落实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将案例教学法与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对于知识内容尽快的熟悉,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案例,展开对于知识内容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可以跟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内容,说理性是非常强的,会让学生在理解中产生一定的难度。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一下,自己知道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传统的习俗也是包含的,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观看相关的视频中,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是共同努力的,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这才有效的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有的民族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还具有他们民族的文字,比如藏族就有专门的藏语,像蒙古族人民也有专门的语言,就是蒙古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文字,通过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知识内容的讲解趣味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于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字的规范书写。


        二、结合相关案例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管是哪个学科的任课教师都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对于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教师在挑选教学案例的时候,也需要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突出课堂中的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阅读有关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于科学家不畏艰苦的精神进行深刻的体会学习,教师在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等,可以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对于课堂中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些名人的事迹进行学习,比如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合相关案例展开课后练习
        在课堂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印象,小学生在课下的时间自主学习意识是非常薄弱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通过习题的练习,从而有效的巩固对于知识的掌握,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在课后学生进行练习题中的解答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做题正确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初步的了解什么是人格修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在世界上有所发展和进步的,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
        总而言之,小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或者是在特定的课堂氛围中,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理解的是比较透彻的,这也是教师喜欢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因,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教学案例与课堂中知识内容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进行分析、探讨以及解决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全面提升课堂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8(36)
        [2]费维忠.小学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