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次仁拉姆
[导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课堂中的一些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并不是很高

        次仁拉姆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第二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课堂中的一些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并不是很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遇到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于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反思总结,是不是因为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不够高,还是因为活动的内容并不能突出课堂中的教学重点,又或者是学生对于这些活动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教师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因此,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探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组织活动;创设场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师在结合不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然需要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深刻的解读,在把握课程教学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的讲解特性,对于课堂中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课堂中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是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这样学生才可以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和推进一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学习主题以及探究活动,让学生展开有效的课堂交流与讨论,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思考时间,在学生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组织课堂讨论活动
        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特点,教师在引入一些教学案例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组织课堂中的讨论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就需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有效的深化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印象,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课堂中的讨论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学会沟通交流”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又是如何与自己的朋友和家长以及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促进热烈学习氛围的形成,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讲解知识内容,学会沟通交流是包含三个框架结构的,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和认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真诚坦率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尚且还讲究方式方法,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讲究沟通的技巧的,从了解不同的看法产生的原因,到最后理性的对待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性案例,进行不同知识的讲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的时候,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
        不同科目的任课教师在讲解一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高的知识内容的时候,都会让学生先进行知识内容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快速的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形成,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内容的印象,在将生活化教学与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有效结合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我们是班级的主人”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看待集体这个概念的,因为学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于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且可以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从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让学生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遵守活动的规则和学校的纪律,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等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
        三、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因为还不具备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就需要通过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有效的拓宽学生认知这个世界的渠道,让学生也可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教师通过结合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就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认识公共生活”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进行知识内容的预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什么是公共生活,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公园的图片,以及交通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这些是不是公共生活。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可以接触到外界的途径是越来越多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既是一种拓宽眼界,以及知识范围的途径,也会让小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信息的时候,丧失基本的分辨能力,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就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进行交友,让学生可以对于一些基本的骗局进行有效的识破,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1]施丹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才智,2015(12)
        [2]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02)
        [3]李小平. 提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新课程(下), 2019(8).
        [4]戴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150-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