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哲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321000
摘要:伴随着中职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挫折教育必不可少。而学校开展的心理辅导课,是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本文利用学生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情景创设,设计了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应对挫折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关键词:挫折 挫折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 情境创设
挫折教育是当前素质实施中的热点,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活动课程”,它属于涵括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在内的赋予学习者“学习经验的总体”的广义课程论范畴,体现了教育社会功能的多样性。活动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教学载体。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内心体验,从而获得成长所必须的经验。因此通过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种可行而又有效的形式。
一、研究背景:
1、中职学生挫折心理现状
为了了解中职学生挫折心理的具体表现,我对本校2010级1205名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96份。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中职学生面临的挫折主要有以下几类:
(1)学习挫折。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由初中时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学习上长期以来处于落后的境地,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存在这学习热情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等学习困难。
(2)人际交往挫折。调查结果显示,38.5%的学生感觉老师不喜欢自己,48.7%的学生感觉自己被人误会或错怪,23%的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17.7%的学生不能处理好与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
(3)就业挫折。中职学生就业挫折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就业前景无法预测带来的压力。另一种是工作中遭遇的挫折,表现在就业初期出现高离职率的现象。
2、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
对中职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了解挫折,学会应对挫折,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全面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的必然要求。也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职场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创意思路:
1、教学目标
心理辅导的目标在于增进学生社会适应,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因而心理辅导课在目标上强调人类经验的三个维度:知、情、行。根据本课内容,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学会区别积极、消极以及平衡性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2)情感目标: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能善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
(3)行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提高抗挫折能力。
2、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难点是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有效运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耐挫能力。
3、教学策略
心理辅导课重在感知和体验。组织形式上突出以活动作为主要中介。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获取成长所必须的经验。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我将情境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三、实施程序:
1、视频导入,引出挫折(约5分钟)
课程一开始通过两段视频,引出序言。第一段视频播放的是刘伟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奏的场景。第二段是一名初三学生因中考失利跳楼身亡的新闻。观看视频后让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自然的引出与挫折同行这一课题。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直接进入活动主题。并能创设、营造出一种开放、接纳的课堂气氛。
2、创设氛围,感受挫折
先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挫折经历,并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体验写下来。不记名,把小纸条放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盒子里。老师随机从中抽取几张小纸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所遇到的一些挫折,教师并对中职生中常见的几类挫折进行总结。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挫折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为接下来应对挫折的环节做好铺垫。
3、情境模拟,直面挫折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环节通过两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让学生了解心理防御防御机制的类型。心理防御机制指的就是应对挫折的方式。在心理学上常见的有九种类型。这是一个理论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采用了心理剧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先创设故事情境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发挥,当你是狐狸吃不到葡萄你会怎么办?通过表演来展示多种应对方法。教师进行补充、归纳。
接着通过讨论分析,来解决挫折。在第二个环节中老师搜集到了很多来自学生的挫折情境,邀请每组小组长随机抽取一个。组员针对这个挫折情境,利用刚学到的心理防御机制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通过讨论尽可能多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4、案例分享,战胜挫折
课前教师通过了解在学生中选择一个积极应对挫折的典型案例,让这位同学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个案例的选择与授课对象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形成一种正向的推动力量,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接着向学生列举几个成功应对挫折的名人,如霍金、周杰伦、马云等。通过这些人物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更广大的社会空间中缩小自己的挫折感。并能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
课后作业搜集一个成功应对挫折的案例,下节课分享。最后在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中结束本节课。
5、结束语:
不管是马云,还是刘伟,他们都是一些勇敢而又成功的人。当他们在面对挫折时选择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方式,勇敢的面对,所以最终他们取得了成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勇敢的面对每一次挑战。让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四、效果评析:
本节课是针对职高一年级的学生所设计的挫折教育课程。通过本节活动课让学生能真正的感悟挫折,并能在现实中客观、理智的应对挫折。
本节课,整体情况比较让人满意。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两段视频导入新课,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自然的引出本节课主题。
2、课堂能做到以学生为主,并注重学生的体验。在第二个环节分享挫折中,我意识到对高中段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自我意识高涨,内心世界变得敏感而多疑,挫折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相对隐私的话题。如果通过语言交流他们也许不愿表达,所以我通过写的方式,不记名,写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经历。操作下来效果很好。
3、课程活动形式丰富,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心理辅导课以学生体验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整节课的开展过程中我采用了观看视频、情景剧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享和歌曲欣赏等形式创设各种情境和问题,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以此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4、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引发学生共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中得知,学生在本节课后收获很多,并且能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第三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情景剧扮演狐狸与葡萄,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各种不同的应对方式。第四个环节,通过班级的榜样,选择一个学生身边的例子能加深同学们的内心体验,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交流发言的广度,以及问题讨论的深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