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瑞清
成武县孙寺学区中心小学语文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文本。学生通过阅读童话,首先能够感受到自然事物的优美与神奇,培养热爱自然的品质;其次,可以通过对作品情节的了解,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能够对作品的思想主旨进行感悟,对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童话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对童话中的知识和思想进行学习与挖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 童话 教学 方法
童话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长久以来的教学中,教师对于童话的教学目标都十分的单一,普遍只是让学生对童话中的优美段落进行背诵,以及对文中的词汇进行积累,而不能够引导学生从思维和思想的层面,对童话进行深入的学习,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枯燥,难以有效发挥童话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作用。因此,在小学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拓展教学方法,深入挖掘童话中的教学要素,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感悟。下面,接着就具体谈一谈小学童话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诵读优美段落,培养热爱自然的品质
童话中的故事环境通常以自然界为主。因此,作品中往往对于自然环境有着优美生动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优美段落进行诵读,以此让学生,生动感受自然环境的优美性,带给学生愉悦的精神感受,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
例如,在学习《鹿角和鹿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优美段落进行诵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比如,学生可以对“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依据产生诵读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清风具有怎样的特点?池水具有怎样的特点?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诵读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够联想到青峰具有柔和的特点,而池水具有宁静清澈的特点。婴儿可以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进行诵读,表现出自然环境的静谧与安逸。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段进行诵读。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现一定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了解珊瑚的形状。学生能够通过珊瑚的特点,联想到小鹿的角具有的美丽特点。因而可以用充满赞叹的语气对本段话进行诵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沉浸在文本中的优美段落中,介入童话陶冶情操,有效培养热爱自然的品质。
二、感受奇特情节,培养自由想象的能力
小学生具有着热爱幻想的心理特征而童话故事具有着十分奇特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构想具体的故事环境与人物形象,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自由阅读的丰富乐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情节进行自由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有哪些角色呢??这些角色在什么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了解到作品主要讲述了两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惊险逃脱的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只蟋蟀进入牛肚子前,在牛肚子中以及逃离牛肚子后的场景进行想象。比如,对于青头和红头两只蟋蟀捉迷藏的场景,学生一方面可以想象两只蟋蟀所处的环境是鲜花盛开的田野,另一方面可以想象两只蟋蟀在田野上自由跳跃的场景,以此获得轻松自由的阅读感受。又比如,对于两只蟋蟀刚刚进入牛肚子时的场景,学生一方面可以将牛肚子想象成一个十分漆黑的仓库,另一方面可以想象两只蟋蟀心惊肉跳的场景。
同时,学生还能够想象到两只蟋蟀在逃离牛肚子之后气喘吁吁,空乏无力的状态。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与本文有关的动画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为具体的感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想象力获得丰富的学习乐趣,不断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三、感悟深刻哲理,获得深刻的思想认知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产生很多的困惑以及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而童话能够通过生动浅显的故事传达深刻朴素的哲理。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对童话作品的思想主旨进行深刻的感悟,以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主旨进行深刻感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首先,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胡萝卜先生为什么会苦恼呢?之后又为什么感觉到很快乐呢?”学生能够发现胡萝卜先生之前因为自己的胡须过长而存在着自卑的心理。之后通过利用自己的长胡须为他人制作晾衣绳和风筝线等,感受到了自己长胡须的价值,而获得了快乐的感受。学生由此能够体会到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像胡萝卜先生一样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呢?”学生由此能够产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品质的动力。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比如,可以让学生帮助自己的家长完成相应的家务。学生在接受家长表扬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热爱劳动,关心家庭的优秀品质。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协作,对校园卫生进行清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主动承担劳动任务,培养自身无私奉献的品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思想品质,深刻认识童话阅读的重要性。
四、进行自主创作,培养良好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能够被作品中的独特情节所吸引,产生出自主创作童话的欲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素养以及兴趣爱好,对童话作品进行有效的改编以及续写,让学生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铁罐和陶罐后来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在人类社会中会有怎样的经历呢?”对此,一些学生可以想象铁罐由于过早的腐朽而被人类重新冶炼;而陶罐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考验成为了珍贵的文物,在展览台上接受人们的观赏。一些学生可以想象铁罐看到陶罐受到人们的赞赏时认识到了自己骄傲心理的不足之处,从而变得更为谦虚,产生了像陶罐学习的意识。同时,一些学生还可以想象陶罐在受到人们的赞赏时,逐渐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但有一天,因为观赏者的无意举动而被摔碎的结局。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称赞,因此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信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创造力,不断激发语文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童话对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童话的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作品中的优美段落、想象作品的独特情节、感悟作品的深刻思想以及对作品进行续写和改写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挖掘童话中的知识与思想,感受童话学习的丰富乐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成国. 儿童本位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芦歌. 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杜艳花.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