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璐
安庆市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南校区
摘要: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还存在很多的瓶颈环节,如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知识回生现象等,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最终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自然不利于每个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化和细致化的分析,同时积极地探索解决的对策,进而在问题驱动下全面地完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积累和教学实践总结,分别从明确目标、丰富教法、组织活动和强化复习等几个方面入手,就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期望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微薄的思路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提升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高效和高质,如何进一步的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新课改背景下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只有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总体效能,才能为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但从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效益还不够好,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还需要每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不断地探索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一、要制定明确目标
课堂教学中要教授哪些知识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哪些是重难点,哪些是核心点,这些都是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进行全面化的明确的,小学信息技术要积极地重视起课前的教学目标设计工作,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有效化教学指引具体的方向。
一方面,教学目标设计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启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总体学习思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并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学习,从而让学生不走“冤枉路”。另一方面,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契合教学主题。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能够和具体的教材内容有较强紧密性的关联,并且尽可能的凸显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核心点和重难点,以强化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我的文件存哪里》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目标:了解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关系,文件名的构成、文件的扩展名、文件的属性等等,为后续的教学指引方向。
二、要运用丰富教法
教学方法运用是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和教授的基本载体,课堂的教法运用是否合理化、科学化,也会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法运用情况来看,还存在教法运用被动灌输化、陈旧化的突出问题,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合理的选择丰富化的教学方法,进而不断地发挥教法运用的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分门别类建新家》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借助PPT课件为学生展示具体的问题,如什么是硬盘的分区?如何创建文件夹?如何重命名文件夹?等等,让学生结合教材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而教师则可以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学生进行随机性和灵活性的课堂提问,并在该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思路,而教师则可以给予学生积极地问题学习指引,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的学习走向纵深,实现对知识的深度化学习,为学生后续能力的提升助力。
三、要引入多样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如何进一步的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画的游戏活动,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兴趣为驱动力,更为积极化和主动化的学习对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有条不紊理文件》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讨论活动。如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学生合理的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该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讨论,而教师则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展示对应的题目,如怎样选定文件?如何移动和复制文件?如何删除文件?等等,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抢答,并根据每个小组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回答的题目正确率最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实现较好发展。
四、要重视复习回顾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内容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往往在学习的时候理解的特别快,也会遗忘的特别快。如果不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和有效地复习回顾,则有可能产生知识回生的现象,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全面地重视起复习回顾环节,并带领学生开展灵活有效地课堂复习,从而有效的避免学生知识回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更为快速的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轻松自如找游戏》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强化复习实施。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有效化的知识点梳理,并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呈现,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的指引,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回顾。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将课堂的知识点制作成各种信息化学习资源,如微课操作演示视频、PPT讲解课件和对应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结合这些资源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而教师则可以积极地结合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继而强化复习实施。
总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重视课后的复习顾,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高质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对策和具体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地借助这些有效地对策来优化和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实现教学效益和质量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平.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9(01):110.
[2]胡摞.激活思维丰盈课堂——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9(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