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晶
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 325600
【摘要】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在发生着各自不同的变化。同样,教育事业也是如此,为了紧跟时代潮流,紧随教育事业的脚步,学校以及教师都在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做出有效调整,从而来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其中“探究-研讨”教学法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大力认可,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关键词】探究-研讨 科学
【正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出,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课堂。因此,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挣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捆绑,采用新型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当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在研讨当中打开自己的视野,从多方面进行小学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传统应试教育的逐渐没落,新型素质教育的不断兴起,教育形式在给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及教师为学生研究出一套新型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可以配合学校以及教师,逐渐接受新型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探究-研讨”教学法就出现了。“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实行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种极为优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探究-研讨”教学法在教育界极为盛行必有它的道理,对于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重大作用也可以划分为两点。
首先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心智各方面都处于一个逐渐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有着意义非凡的影响。当然,学生在这一阶段是否可以对学习产生兴趣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然而,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实施“探究-研讨”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与兴趣,从而不断引领学生接受更多的学习内容。其次,在小学科学的课堂当中,实施“探究-研讨”教学法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讨的时间,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发动自己的思维,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以及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认真的思考,在保证了学生听课效率的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的思维不仅仅有利于小学科学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各种观念。
二、“探究-研讨”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一个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否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想正确实施“探究-研讨”教学法,教师必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要保证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思维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要注意在课堂上避免种种课堂规则对学生产生的束缚与压迫感,让学生可以在一种放松不紧张的状态下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充分花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采用多媒体等设施为学生准备丰富多彩的课堂讲解内容,逐渐引领学生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对课堂知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学习,让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讨论,并可以再得出结论之后进行适当的反思等,使得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师“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学课堂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方式,以及恰当的学习策略。
2.2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生的课表中设置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在多年的教学成果当中总结可以发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探究-研讨”教学法就可以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学习用品中的科学》的第14 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道具:橡皮泥和水,在课堂上为学生实地演示,让学生亲眼见证橡皮泥的沉浮,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真实所见的情况做出探究与研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如何出现的?等相关问题,从而逐渐完成课程目标。
【结束语】总而言之,“探究-研讨”教学法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应该被广泛应用,引领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研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激起学生对小学科学学习欲望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发现并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主动性。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采用“探究-研讨”的新型教学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观,以及热爱生活发现世界的好奇心,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1]秦佩娟,顾徐达.“科学探究”法学习自然的研究与探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X1):1-2.
[2]文丰玉,鲍正荣,高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科学探究”欲[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