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需求问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王丽娇
[导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王丽娇
        安徽省怀远县双沟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就会造成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逐年增加。在农村经济日益改善的背景下,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从生存状况层面转向了情感需求层面。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儿童的情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情感需求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留守儿童 情感需求 教学研究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然而,由于父母的外出,亲情的缺失,使得一些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他们无法像非留守儿童一样享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照顾以及情感呵护,所以很容易产生一些情感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是农村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对于完善留守儿童的人格,塑造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分析
        1.安全感需求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希望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没有恐惧和不安等。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不在身边,虽然有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的照顾,但是他们依然会感到生存压力和不安。爱和安全感是家庭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东西,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对生活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会产生自私、自卑的不良心理。
        2.与同学平等交流的需求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家里的爷爷奶奶没有共同语言,所以他们更渴望通过与身边小伙伴的交往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那些与他们家庭背景相似、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念相符的同龄人更具有交往的吸引力,也更能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通过与身边伙伴的交往,能够有效地缓解留守儿童的负面情绪,使他们的身心压力得到释放,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同学平等交往的需求还是很强烈的。
        3.得到认同的需求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留守儿童也不例外,甚至由于他们远离父母,所以更渴望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和关心。满足留守儿童得到认同的情感需求,有助于他们更加自信,在生活中更加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
        4.自我成长的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渐渐增强,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里,他们一方面渴望与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另一方面也想要自己独自撑起一片天,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依赖于父母。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需求的策略
        1.加强亲子间的互动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他才会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由于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且教育理念落后,所以即使他们在外出务工后有了经济条件,也对孩子的物质生活和学习较为关注,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关注较少。然而,实际上,留守儿童对亲情呵护的需求要远远高于对物质的渴望。对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要每次打电话或视频就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人际交往等,与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当然,如果有时间或条件,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要总想着寄钱给孩子,而是要多回家看看,定期与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这对于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2.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丰富生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对此加强学校建设,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在学校,教师要培养留守儿童讲卫生懂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还要通过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来培养留守儿童的团结意识和互助精神,这对于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得到释放和满足也是十分有效的。除此之外,在校期间,教师还要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观察,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及时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和问题,让他们在没有身心压力的情况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3.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
        留守儿童的生活范围比较局限,一般是除了家里就是学校,由于他们视野的短浅,内心世界的空虚,所以很容易产生心理抑郁。在学习之余,学校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寻找精神慰藉,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比如:学校可以联合当地福利机构,在课余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到聋哑儿童学校做交流,当他们看到聋哑儿童依然健康乐观的成长和学习,会降低自身对父母不在身边的不满足感,从而更加用心乐观的面对生活。此外,学校也可以联合政府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到留守儿童之家读书或做游戏,从精神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
        结束语:
        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是学校甚至全社会的责任,作为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负责人,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之余,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并通过积极地沟通交流,组织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包福存,张小华,李忠信.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问题研究[J]. 社科纵横,2014,29(12):107-109.
        [2]陈蓉. 需要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2):11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