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的升级转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闫文彬 高名冲
[导读] 班级质量的好与坏与班主任有着极大的必然联系

        闫文彬 高名冲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摘要:班级质量的好与坏与班主任有着极大的必然联系。很多时候,班主任的管理和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引领一个班级的潮流,有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是向班主任看齐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关键词:班主任;初中;管理;交流
        班主任除了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起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提高班级凝聚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等其他责任。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有一些经验,下面仅是简单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沟通水平
        目前,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担当起管理班级的责任,还要教授专业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涉猎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和交流水平。作为一名班主任,有了真正的人才和实践的学业,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榜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因此,班主任应该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水平。
        为提高自身沟通能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就要多阅读研究学生心理方面的书。书中会有很多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在阅读的帮助下,教师对青少年的心理会更加了解。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反思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教师还会与其他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以便借鉴其他教师的管理经验,及时改进缺点。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己的知识能力,提高沟通水平,提高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声望,同时学生逐渐愿意与交流,减轻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心理压力。
        二、自主发展空间,尊重学生个性
        初中生心智不够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也比较严重。在教学管理方面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求班主任多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入手,给他们自主发展的空间,以此来遏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例如,有的学生家境优越,父母平时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学生平时更多的是吃喝玩乐,根本没把学习放在眼里,这时,如果教师还以“分数”“纪律”来要求他,他肯定更加厌倦学校生活,而导致逃课、旷课、迟到、早退情况更加严重。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课下与学生交流讨论,增进学生的情感沟通,尊重他们,这样学生就会从心底里对老师感激,慢慢的从思想改变,从而逐渐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
        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班级环境
        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条件,所以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保证学生的权益,尊重和爱护学生。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老师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朋友。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问题,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学生,从而帮助学生。二是和谐的生生关系。班上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就是班级灵魂。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然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班级管理才能取得实效。
        四、家长适时合作,友好交流沟通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年龄造成的代沟,学生会抵制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这是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作用。家长要想做好家庭教育,就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家长与学生交流时,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家长可以讨论理解。从而产生亲近感,更愿意与家长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例如,家长在和学生交流时,可以从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影视动漫、名人明星、户外运动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通过兴趣来找到和学生的共同话题,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作用下打开话匣子,和家长进行友好的交流沟通;也可从学生喜欢的书籍中引用故事进行推理,让学生从内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认同感,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真理的吸收和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让他们感到亲近,与父母进行真正的交流与交流。
        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耐心的指导和活动来关心和教育学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马军武.浅析初中班主任有效管理研究[J].考试周刊,2021(03):14-15.
        [2]张冬梅.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