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浩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中学
摘要:在我国初中教育领域之中,语文教学因其特殊性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和积极向上的人格上是其他学科没有办比拟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于语文学习也没有信心,不愿意进入语文课堂,面对语文学习有着畏难的学习情绪,本文就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特点以及对其心理疏导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特点与成因;心理疏导
进入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开始由基础教学延展到拓展教学,致力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文本之美、语言之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在这一时期,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开始逐渐出现了差别,有的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越来越好,能够快速感受文本思想,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但有的学生面对语文学习会觉得很痛苦,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在一次次受挫中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特点
(一)学困生缺乏学习语文自信心与学技巧
学困生在长时间的语文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能很好地使用语文学习技能技巧来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并且没有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兴趣,导致其对待语文学习不认真。还有的学困生主要是因为自身心理压力的原因,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但是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储备并没有跟上,高估了对自我的评价,使其在长期达不到设定目标的情况下逐渐心灰意冷,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困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与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困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机械、被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表现为不爱听讲,在课后表现为不完成作业,在进行阅读学习时不会使用勾画法、概括法等简单的预习方法。学困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责任,语文教师本就应该借助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定自己的意志,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决策力和自控力。但在大部分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总是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不是“人文性”,没能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教学方法也比较生硬僵化,让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使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掉队,成为了学困生。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心理疏导
(一)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不仅对语文学习没兴趣,没信心,还会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表现在不完成语文作业、在语文课堂上与教师发生冲突、甚至在考试中拒不完成试卷,要想让学生摆脱学习困境,重新燃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需要语文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逐步将学生从这个困境中解脱出来,实现学困生到一般生,再到优生的转化。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与学困生的活动,先从小问题出发,培养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如在《紫藤萝瀑布》这一篇课文中,导入阶段语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平时里喜欢什么样的花?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这样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先不谈课文教学内容,放松学困生对语文问题的抵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带动学困生的学习,根据每个学困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学困原因将其分到不同的小组之中,再安排给学困生不同的任务,这个任务的设计既是其跳一跳就能够解决的,又是跟其他小组成员难度差别不大,从细微处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逐步让其走出学习困境。
(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绪
学困生在面对语文学习时总是带着不一样的情绪,在语文课堂上,缺乏自信的学生延伸会四处躲闪、缺乏兴趣的学生会埋头走神、经历挫折的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不屑一顾,语文教师在课上要注意观察这些学困生的情绪,及时把握,有针对性地展开应对,让学生参与进语文课堂之中,借助课文的思想内涵来感染这些学生。比如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语文教师可以先播放这一篇演讲的视频,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合适的课堂气氛,奠定文本学习的基调,同时也引起学困生们的注意。对于缺乏信心的学困生教师可以安排其模仿课文相关的片段,指导学生声音洪亮,要掷地有声,顺利地完成整个模仿过程,增强其自信心;针对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要巧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假若你是闻一多先生你会不会拍案而起来做演讲?假如你是台下的反动派此时你的心理状态又是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借以学生的回答来合理分析课文;面对经历过挫折的学困生则需要教师从育人的高度出发,通过文章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其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足,以谦虚谨慎的心态面对语文学习。
结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学困生群体不应当是语文教师避之不及的群体,而应该是业务恩教师多关心、多爱护、多做工作的群体,甚至大多数学困生在脱离学习困境后能够获得很快的成长,反超一般生和优生,教师要采用多种办法慢慢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郑兴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8)
[2] 叶文.以学业情绪为突破口提高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绩[J]. 基础教育研究.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