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 李小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李小艳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小学,83002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加强对阅读能力的训练力度,还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为教师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阅读教学时小学语文低年级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工作的工作力度,通过落实和优化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着重加强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落实和优化教学目标,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为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准确的方向,因此,在该目标的制定上,应该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的原则[1]。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将重点内容进行提取和总结,通过科学的方式制定合理的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学目标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知识基础与阅读能力,充分理解教材中设计到的知识内容;二是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具备正确思想观念,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和优秀的精神品质,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循序渐进,相辅相成,具有整体性,针对三个层次的不同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正确的方向。
        二、聚焦阅读教学环节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为了追求丰富的内容和形式,选择复杂的环节内容,这种做法反而忽略了教学的初衷。设计不同环节的内容时,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完成知识的积累,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选择最简单、有效的环节,着重加强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2]。


        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其与文本内容进行直接对话,先默读课文,之后通过沟通交流将产生的疑惑和不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置疑点,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对于文章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收获的知识和产生的感悟进行整理和表达,将学习到的知识化为写作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设计具有互动效果的教学环节,以三维目标为中心,在实际的文章内容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加强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将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确保让每篇文章的学习都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够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为了确保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还需要加强与其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突显其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不仅要教师传输基本的语文知识,讲解相应的技巧,还需要提供充分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表达思想的同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提供思考的机会,但是应该避免让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问题的设定是为了引导思维的发散,让其自主完成问题的发现、探索和解决,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有效保障
        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学生通过不停的提出疑问和获得启发的过程中培养并提升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多提问,多思考。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被动地接受文章中的知识,往往在阅读之后就不了了之了,不仅没有针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行提问,也没有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启发式感悟,这种学习方式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应该引导其在读完一篇文章后,花一些时间针对文章的主题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和教师的引导找到最佳答案,最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
        为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其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教师可以针对其学习情况设定合理的评价机制,针对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合适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不断激励其发展,让其在提问、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评价制度不仅限于教师来执行,也可以由学生来制定和执行,同学之间采取互评制度,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结束语: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其年龄和心理状态,为具有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尽量在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前期下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袁玲艳.小学低年级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S2):36+44.

[2]蔡萍.以吟诵为主导开展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初探[J].读写算,2020(36):113-114.

[3]梅金凤.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S1):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