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 王咏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殷庄中心小学 湖北 南漳 441500
摘要:目前中国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的是注重孩子成绩的高低程度,很少有家长能够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发育。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逐渐加深,由此造成学业愈加繁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大,学生在双重压力的作用下,很难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疏导的教学。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忘记日常琐事,并能够在文本中获得共鸣,得到启发。并且通过阅读还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文笔,由此学生可以通过写文章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疏通,以此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一、语文阅读教育中融入心理教学的意义
首先,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在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和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蕴含的深刻道理,由此能够对小学生的心理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内的学习,还是课外的阅读,其中都富含着许多作者传达的做人的道理以及深刻的启示,由此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对于小学生三观的树立有着积极的影响。最后,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使小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能够通过阅读使小学生的文笔得到发展的锻炼,由此不仅能够触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二、语文阅读中人渗透心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阅读材料,融入心理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文章和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联系,不同的文章蕴含着不同的心理教学内容,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挖掘阅读材料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联,并以此为主题,深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由此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例如:在讲解《丁香结》这一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丁香结的作者在绵遂丁香结时,没有进行过分的忧愁,也没有对生活充满怨恨,而是对热水讷航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人的一生总是在遇见不断地问题,并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当面对生活的琐碎时,抱怨、烦躁、消极,对于解决问题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忧愁,因此要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生活。当学生能够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中,得出要积极乐观的生活时,此篇文章就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积极的教育和影响。教师应该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在遇到各种繁杂的事情时,都能够抱着积极的状态,以当确保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开展活动,加强心理的渗透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要求学生进行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将文章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并能够对自身心理方面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对于阅读成果检验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活动的开展,并在活动中及时纠正和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历史人物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英雄人物,并将英雄人物的事迹和观后感进行文章的撰写,然后在班级中进行登台讲述。在学生进行演讲过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并给予对方适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可以对于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和伟人对于学生身心的积极影响进行评价和奖励。奖励对于学生来说,是教师对自身的一种肯定,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建立。而没有获得奖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哪里不足。进而可以对文章进行改动,然后让教师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文笔的提升,还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于伟人事迹的深思和影响。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在学生的语句中感受到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由此在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能够让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便全体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三)注重学生情绪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小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影响。也许是作业中的一道难题,亦或者是同学之间的一句玩笑话。都会导致小学生的情绪失控,如果小学生这样的情绪的不到输出,就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并能够培养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情绪。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小学生能够加强对于自身情绪的管控和排解。
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拥有一个积极的生活状态。教师在课程及开展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录大自然的声音,可以是呼啸的风声,可以是涓涓的水流声,是风吹树叶的声音,是小动物啼叫的声音等等。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朋友们播放录取的声音,引导学生们进行描述声音中的大自然,在这样愉快的发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然后教师让学生将文中的大自然和听觉中的大自然进行比较。由此可以让学生进行认真的阅读,进而能够促进学生能够用各种视觉进行美的欣赏的发现,这样可以实现对于学生积极情绪的引导和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阅读和心理教学结合起来,由此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成为家校关注的重点,只有良好的情绪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培养要及时的渗透在各个学科中,要在学生身心发育还没有健全的时候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培养。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积极有效的将心理教学融入其中,由此,教师应该通过多样的阅读教学模式或教育活动,让小学生能够进行消极情绪的宣泄,以此让学生有着积极的状态和心理情绪。
参考文献:
[1]郭红梅.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互动软件,2021(1):118,122. DOI:10.12277/j.1672-7924.202101074.
[2]刘晓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