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李海枝
[导读] 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

        李海枝
        湖北省浠水县竹瓦镇莲花小学  
        摘要: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对于人类的交往和发展来说,理解和语言的运用在人际交往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语言的运用情况,无一不彰显着其文化水平,素质品德的高度等。因此对于语言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小学生阶段是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入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影响着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综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一、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的知识都是通过文章叙述的方式来阐述知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阅读和讲解,此时课堂会因为大量的文字而变得沉闷,而这样的环境是无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而且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导致其无法认真学习,乖乖听讲。所以教师需要开展更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学习环境并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一文章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泼水节场面得描绘,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泼水节的盛况以及傣族人民快乐的情绪进行描述。其次让学生想象对见到国家领导人的激动之情。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小朋友们,周总理去傣族过泼水节咯,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泼水节呢”,这时由于刚才的想象促使学生都会想去,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最后,在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并问学生“小朋友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民族节日啊,下次上课谁能给老师讲出其他的民族节日,那老师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通过学生对于课文特色节日的学习兴趣,趁热打铁,促使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在阅读中逐渐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时促进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二、兴趣为主,推荐适合的读物
        在学生对阅读有兴趣的前提下,合适的读物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阅读兴趣的延续,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良好的根基。在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刊物时,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遵循学生课外读物的身心发展。老师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培养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课外读物的要求,学生应该阅读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还可以进行浅显的古诗、儿歌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变化。其次,应该选择一些直观并且能够清晰表达情感的读物,这一类书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比如《猜猜我是谁》就很适合一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因为读物视觉上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都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而这样的书籍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在读物的选择上,不应该选择文字叙述较多的,应该选择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读物,这样在学生看不懂文字的额情况下也能够理解读物所传达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埋下伏笔。
三、多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因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的能力也有所差别,所以学生对于阅读的能力和理解水平皆有所差别。但是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时语文的阅读也是促进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最快途径。因此教师需要请出色掌握每一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学习情况,因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写作比赛。题材不限,要求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不得不阅读大量的文章,找寻灵感,并且在文章的观看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量。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督促和培养。对于文章写得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奖励,进而可以使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广泛深入的阅读。由此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创设阅读环境,培养学生拓展阅读
        在校期间,老师可以在班级树立阅读角。每周进行课外读物的更新,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读物放在阅读角,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达到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同时老师在讲课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汉字“西”时,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小朋友进行组词,进而学生会说出“西游记”,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小朋友在课后阅读《小小西游记》这一读物,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在学习中的运用,以此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如:在讲解《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文章时,让小朋友分角色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让小朋友进行小组讨论,在狗熊通知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小朋友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更感兴趣,还能锻炼小朋友的朗读能力并增强自信心。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动物除了狮子老虎陆地上的动物,还有水中的动物,小朋友可以回家阅读《海洋动物》,然后通过阅读学习讲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这样在增长额外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自主能力。阅读对于学生提升语文成绩、语言的运用、理解能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以此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顺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如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 魅力中国,2021(5):108.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5.152.
[2]阮婷玉.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 魅力中国,2021(2):148.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2.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