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茉莉
隆安县隆安中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人文精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使优秀人文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弘扬。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将人文精神知识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同时还能够使优秀的人文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人文精神知识之后,发挥教育育人的真正作用,同时这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意义
1.1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人文精神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渗透人文精神,需要从教育抓起。将高中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积极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国人文精神知识的渗透还能够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这对教育事业的帮助也是非常显著的。将人文精神知识与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实现我国教育育人有效途径之一。
1.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本身科目就具有德育教育意义,再之将优秀的人文精神渗入其中,引发学生多方位的思考和学习,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价值观。比如,通过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的讲解,然后学生品味“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1.3增强人文知识教学渗透
高中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方面带着初中的基础来进行深层次的对学科知识的发掘,另一方面是为了升入大学,为大学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在高中教学阶段一定要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到位。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内心支持和赞同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积极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探讨,打造出一个重视人文精神传承的课堂,这样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语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人文精神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人文知识烂熟于心,并且以身作则,传承中国的人文文化,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人文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2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2.1营造“亦师亦友”课堂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人文精神离不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多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只是过于传统的对学生进行输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人文精神的相关知识之前,可以先从营造良好的和谐班级氛围做起,积极带动班级活跃的气氛,再将人文精神渗入其中,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文精神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琵琶行》这篇古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琵琶的音乐演奏,营造良好的氛围,继而让学生感受古风文化的韵律。教师让学生将情感带入这篇古文中,感受《琵琶行》这篇文章的人文精神——“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音相惜之情,对弱者的同情怜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感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篇古文有着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乐器方面的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扩展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人文精神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就涉及诸多方面的优秀人文精神知识,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参资料扩展教材内容。例如,在《离骚》这一篇古文中,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面对此时复杂的时代局势和社会背景,屈原在江边发出“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的信念和“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改变的感叹,表达了他深沉地爱国之情和赤诚之心。因此,教师在讲解本篇文章时可以加入一些关于屈原的时代背景内容,紧扣文中重要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作者忠心报国、个人命运沉浮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思想通过案例、视频、图文信息渗入其中,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爱国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就作者这一时期的遭遇了解作者的思想变化以及作品寄寓的浓烈情感。如:屈原遭遇了怎样的忧愁?他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忧愁?他在文中是如何利用香草美人宣泄自己的愁绪及对君王国家的忠心的?插入一些关于与人文精神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能够使学生对优秀的人文精神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2.3设置课外活动项目,渗透人文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阶段的知识量大,知识结构框架较为复杂,繁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课外活动项目,来积极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
比如,教师在讲解《荆轲刺秦王》这一篇古文时,可以采用串演的方式,首先将全文划分层次,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编排剧本、分配角色进行排演,用舞台剧的形式重新再现经典,让学生体验穿越回秦朝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和熠熠生辉的侠义精神,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局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也有助于学生对人物侠肝义胆、重信守诺等品格有着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下阅读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如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主题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相关知识,对人文精神知识有更深的挖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科学的人文精神渗透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知识的学习和传承。教师可以通过扩展语文教材内容方式来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其他的课外活动项目,将优秀人文精神渗入其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能够有效将我国优秀人文精神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实现我国对下一代青少年进行优秀人文精神传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宏园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24):17
2马娇蕊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8(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