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诗雪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语文是小学众多学科当中的一门重点科目,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其他能力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效率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帮助广大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基于此,本文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一些教师讲解此部分内容往往采用“以讲代读”的方式,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原本具有乐趣和启发孩子能力的课程,变的死板、枯燥,也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后结果与语文教师最初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学生也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结合本地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得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成策略,也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来引导学生开展教学,为本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予帮助。
1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
我们都知道,高效的课堂是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的课堂。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进行讨论和探究。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读读课文,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高效课堂也是讨论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和思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并没有自己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往往很沉闷,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把一些学习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
2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现状
2.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对语文提不起兴趣,长时间的语文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学习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讲是最为高效的,但教师目前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这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课堂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耐心,进而课堂上就会出现开小差、走神、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可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2教师专业性不够
目前在农村小学中,很多语文教师的专业性不足,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整个小学教师的数量都寥寥无几,就更不要说具有专业性的语文教师了。很多人都知道,语文教师的责任心、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倘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不关心相关科目的知识,而且对教育理念一窍不通,那么就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另外,还有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心较差,不具有敬业精神。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如果语文教师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那么对于学生、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在这些教师心中,他们的工作就仅仅是一份职业,用得到的收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平时只要准时上班、完成任务就可以,从来都不会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2.3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
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往往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氛围枯燥、无趣,不能完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3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
3.1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这个学科受传统课堂、传统授课方式影响,给学生直观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语文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门课程。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继续传承发扬下去的,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六年级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给学生带上有关角色的小面具,这样既能使学生们印象深刻,又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样,也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也可以举办某一话题的班级辩论赛,分好正方和反方,让学生们准备好自己的想法和理论,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2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去优化识字教学。这主要就是通过看视频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充分了解之后加深对生字词的印象,有助于他们认字、识字;另外,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形象思维,所可以让他们看一些教笔画的动画,这样就能把抽象的过程形象化,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起学习的兴趣,易于理解、模仿。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去优化阅读教学。网络资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多详细真实的资料,可以把所读对象还原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可以有助于学生得到正确的知识,进而让他们更深入、准确的认识所阅读的对象。比如说对于战争历史等相关背景的讲解时,因为学生们所离的时代比较久远所以在进行讲解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尺度,无法带动学生们的思想情感。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们是无法进行解决的,但是近几年多媒体工具的添加就很好的帮助老师们进行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深入的理解当时的情况和内容。老师们在进行相关情境设计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们放一些具有背景意义的图片和视频,从而保证上课的趣味性,帮助学生们加强教学情感,引起学生们的思想共鸣,使学生对知识有跟深的认识。
3.3生活教学,引导融入文本
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教师在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时,可以运用想象的方式,让阅读内容更加生活化。学生想象自己是文章中的主人公,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方式,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感情体悟能力的效果。枯燥乏味的课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适当的引入情景教学,增加课堂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没有兴趣会让学生消极,“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兴趣使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生活性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阅读文章表达的感情感,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成果。比如,在读高尔基的《童年》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再比如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学生会看到作者听蟋蟀拉小提琴,帮蜘蛛装陷阱。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感受作者描绘的昆虫世界的同时,也试着写一写自己观察过什么自然现象。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加强语文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需要有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支撑教学,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若干问题和缺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方法,比如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情景教学形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式,不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把握学习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但能够对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起到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对其他学科教学起到帮扶作用。
参考文献
[1]薛一帆.谈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95.
[2]乔太宏.探究情景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98.
[3]蒋燕.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85-86.
[4]宋桂荣.探析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9(12):151.
[5]邱素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才智,2019(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