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兰
岳池县东板小学校(四川省岳池县) 638311
摘要:物理学科是初中生首次接触的学科,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们纷纷从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着手,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发现生活与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以此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升质量
引言:生活化理念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指的是将物理知识的教学放置到生活化的情境中,这样学生便能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和解决物理理论知识,熟悉的生活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物理的学习中。物理学科蕴含的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令他们感到手足无措的是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将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能够有效利用生活经验辅助理论知识的学习,降低物理的学习难度,从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想要初中生轻松接受并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就要选择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进行辅助,这样学生便能够实现由此及彼的拓展,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将更为深刻[1]。所以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和学生相关的问题,并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以此帮助学生降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此使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为了帮助学生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和传播需要介质等相关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辅助理解声音的知识。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各种车辆发出来的声音,比如摩托车、小汽车、拖拉机、挖掘机、大卡车等等这些学生们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听见的一些声音,然后询问学生:这些声音来源于哪呢?为什么同样都是车辆但是发出来的声音却不同呢?作为学生习以为常的事物,学生们并没有思考过不同物体为什么能够发出不同声音这样的问题,因此在教师提问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寻找声音的来源,探索不同物体为什么能够发出不同声音的答案。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
就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而言,一般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并没有过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够使学生学习到较为理论的物理知识,并不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
如果教师将生活知识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又会怎样呢?生活化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物理知识,实现学以致用。
以教学“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课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化技术发展速度,感受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书籍阅读、网络搜索、资料查阅等方式,搜集广播中的声音、电视中的图像与声音、移动通信的信息与声音等都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的。这样的作业与我们的生活相贴合,学生们搜集过程也不会过于困难,同时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教材中的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就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发言,学生们已经搜集到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氛围高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
三、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生活化
初中物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便是物理实验,两者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学科生活化也就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生活化,为了使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理解物理理论知识,教师一般都会运用物理时间进行辅助,如果教师能够将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融合,那么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2]。另外,物理实验尽可能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在完成物理实验时学生将会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以此促使学生爱上物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浮力”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询问:如果一个不会水性的人掉到水里会有什么后果?学生们回答:会沉下水底。教师问:如果给他一个木板或者游泳圈呢?学生答:当然会浮在水面上。教师继续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可能和水的浮力有关系。教师可以就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实验,首先教师准备装满水的玻璃水缸和乒乓球,然后教师将乒乓球摁入水底,放手后学生们会发现乒乓球以很快的速度漂浮在了水面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乒乓球受到了水的浮力!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沉浸于课堂教学中,这样便实现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我们都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了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灵活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同样的,生活与课堂的结合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自然便会沉浸于课堂的学习中,课堂质量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峰. 融入生活化理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初探[J]. 科技风, 2020, No.440(36):33-34.
[2]杨先坤. 生活化教学融入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研究[J]. 读写算, 2018, 000(03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