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虹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 510080
摘要:戏剧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一种融合美育的教育方式,在幼儿教育领域,戏剧教育活动能够整合绘本、童谣、音乐、美术、舞蹈、打击乐等多种美育活动,引导幼儿学习、融入并且参与,获得收获。论文阐述了一、幼儿戏剧教育多元融合美育的理论基础,并从艺术性融入、教育性融入、创造性融入的三个层面阐述了具体的多元融合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戏剧教育;美育教育;多元融合
当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丰富,涵盖绘本、童谣、音乐、美术、舞蹈、打击乐等多种美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然而,落实到具体的教育领域,却少有一种教育活动能够将以上大多数教育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对于幼儿学习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和检验,这就使得幼儿园的综合性美育教育缺乏抓手,落实上较为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教育者意识到,戏剧活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呈现活动,能够将绘本、童谣、音乐、美术、舞蹈、打击乐等多种美育教育内容融为一炉,引导幼儿参与、学习并取得收获,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美育抓手。
一、幼儿戏剧教育多元融合美育的理论基础
幼儿戏剧教育多元融合美育是具备显著的理论基础的。西方史学家一般认为,将戏剧融入教学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两个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 后来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实践学习理论的“渐进式教学”和赫兹-麦恩斯的创造力教学理论等,在欧美国家有了深远影响。在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中,戏剧教育是重要的一部分,政府甚至给公民发“观剧津贴”;中国上古时代学校教育中“六艺”之一的“乐”,似乎说的是音乐,实质包含了诗、歌、舞三要素,是一种歌舞剧的表演艺术,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戏剧教育”。20世纪初期,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包戏剧原理与教育原理相贯通,并作了成功的尝试,在我国首创了把校园戏剧纳入整个教育体制这一种现代教育方式。课题中提到的戏剧教育,指的是与音乐教学相关的戏剧教育活动的总称。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早就有了将戏剧作为教育的重要抓手的意识。同时,戏剧本身就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并且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是一种融合艺术,同时戏剧的表演还可以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审美的多方面影响,可以说戏剧不仅塑造美育,更塑造心灵。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戏剧不仅本身就是多元美育的呈现者,更是多元美誉深刻含义的承载者,是适合当代幼儿教育的目标的。
二、幼儿戏剧教育活动中美育教育的多元融合策略
1、教育性融入——美育实践的展开
幼儿戏剧教育与幼儿美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互联互通的,从戏剧教育出发能够达到美育的效果,而美育活动的落实则能够实现戏剧教育的分解教育。因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融合”就是关键。幼儿美育的主要依托内容即为绘本、童谣、音乐、美术、舞蹈、打击乐等多种形式,涵盖了幼儿戏剧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具体的美育教学活动中要这样融入戏剧教育:
一方面是要在美育教育中寻求戏剧教育关联,引导幼儿明确各类美育活动在戏剧教育中的作用。教师要在绘本教学中融入戏剧剧本教学知识,进行情节分析,在童谣、音乐教学中引入歌剧选段欣赏活动、学唱活动等,在美术教育中结合戏剧舞台美术内容进行舞台美术、戏剧服饰等方面的欣赏和制作活动,在舞蹈教育中将舞蹈戏剧表演作为教学的一环等。通过各种美育教育的有意识关联,幼儿会产生对于戏剧教育活动的亲切感、熟悉感,最终融入戏剧艺术的艺术海洋。
另一方面是要在关联教育的基础上,展开一定与戏剧教育相关的美育实践活动。实践可以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围绕一个具体的戏剧表演活动落实各方面的美育活动,提升幼儿参与度和获得感,也可以融入到各项美育具体活动中,形成分散展开的各项实践活动。如,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入一定的戏剧剧本绘本供给幼儿进行阅读,引导其通过阅读、感知戏剧中的冲突、情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分组搭建“微型舞台”,通过设置地毯、帷幕等戏剧舞台的方式,来落实美术、手工活动,并引导幼儿了解戏剧的舞台布置、设计情况;在舞蹈、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尝试进行戏剧名段的演出、伴奏活动,落实幼儿的戏剧艺术实践。
2、艺术性融入——演出组织的实施
在幼儿园展开戏剧教育,在实施戏剧演出活动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各种美育艺术活动的有效融入,以及艺术融入的系统性呈现。教师要明确,要将每一次演出组织活动、实施活动作为呈现幼儿美育活动成效的舞台,使得幼儿能够在演出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风采,从而获得显著的获得感。
戏剧演出的组织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自身的有机参与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以将阅读的绘本创造性的进行剧本的艺术化改编,在打磨、编辑之后,形成剧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落实剧本写作知识;在演出组织的过程中,无论是音乐活动、舞蹈活动还是美术活动,幼儿教师引领幼儿不仅要完成一定的练习活动,形成作品,更是要在作品产生的过程中不断针对作品进行提高艺术性要求的“打磨”活动,引导幼儿形成精益求精的美育成果追求精神,培养幼儿对于戏剧艺术的敬畏之心、尊重之心。以这种方式,幼儿各项美育活动的水平得到了提高,追求艺术呈现的精神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3、创造性融入——创编活动的展开
很多戏剧故事,既源于历史,又改编于历史,故事中有喜怒哀乐,有离奇情节。对于幼儿来说,在学习戏剧活动的过程中,既要掌握戏剧活动的各种规律,也要在自身的美育学习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编活动,使得戏剧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备幼儿的参与度,也更加呈现创造性。
在具体的戏剧教育环节,就是教师要结合美育活动,引导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戏剧的需求进行一定的思维拓展、创编活动。以绘本阅读为蓝本,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阅读的绘本内容进行情节的重新思考、编辑,融入自己生活性的内容,形成全新的、带有幼儿生活特色的新剧本,给戏剧演出活动所使用。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剧本内容对于舞台、背景等进行独创性的设计活动、美术创作活动,大大丰富了戏剧活动的背景性内容。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进行旋律、歌词的创编活动,给戏剧活动带来幼儿的个性特征;同时,教师还将很多低结构材料用于戏剧演出过程中,引导幼儿采取拍打、敲击或者口技表演的方式,为戏剧活动增添声音、音乐方面的色彩。在这些创编活动中,幼儿不仅感受到了戏剧表演独特魅力,更是挖掘了自身在美育方面多方面的能力,推动的美育活动的深化。
三、结语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戏剧其实是一个“容器”,这个“容器”能够装得下幼儿教育活动中多元的教学内容,并给予幼儿学以致用的机会。在幼儿教育活动当中,幼儿教师要在各类美育活动中以戏剧教育为主线,在教学落实过程中关联戏剧教育,推动美育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要精心组织多元化的戏剧教育、演出活动,将美育教学的各类内容有机融入进去,引导幼儿拥有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下学前课程的构建[J]. 杨桐桐,刘思源,徐慧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10)
[2] 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中的音乐活动建构的行动研究[D]. 王梦秋.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 幼儿园班本化戏剧主题活动的建构与实施[J]. 褚静. 新课程(上). 2016(11)
[4] 如何通过幼儿戏剧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 车轶. 文学教育(下). 2014,(06)
以绘本、童谣、音乐、美术、舞蹈、打击乐等为载体,将音乐、舞蹈、打击乐等融入到幼儿戏剧活动中,思考戏剧教育价值所在(如何提现教育性、创造性、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