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娟
枣强县枣强镇康马中心小学 河北 衡水 053100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教学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授课模式,构建情景化、互动性的阅读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阅读效果,促进语文素养形成。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优势,总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当中,成为了实现人类卓越发展的强大保障。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越来越广泛地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信息化专业素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创设出趣味化、生活化、高效化的课堂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在信息化的辅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变得更为多样化,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语文阅读课堂中进行学习,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1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有着以下优势:第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信息技术有着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在小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的拓展,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与阅读有关的材料和视频资源等,并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进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阅读学习后,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
2信息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运用信息化教学,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阅读的最大动力。小学生喜欢有趣、活跃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多多利用新媒体教学,给学生打造良好的视听效果,可以用更多的图片和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阅读材料转化为人物动画,让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能够像看动画片一样有趣,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2.2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互动性
在部分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中,教学模式基本是固定的,先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绘本要求学生统一阅读,然后教师总结绘本中的内容询问学生有无阅读问题,最后教师就学生反映的绘本阅读问题集中讲解,学生在这种状态下没有选择绘本的权利、没有充足的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交流绘本阅读问题机会,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主体地位并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绘本阅读教学效果自然不尽人意。基于信息化模式下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绘本阅读过程互动性,活跃课堂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成为绘本阅读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这节课上,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五本“动物”主题的绘本读物一起展列出来,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绘本读物,并且说出为什么选择它,以此给学生“当家做主”的机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兴趣认真对比基本绘本后做出最终选择,分享自己的选择理由,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自己选择的绘本故事,在阅读后与其他绘本故事的阅读者互相讲述故事内容,交流阅读经验,一起努力解决绘本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班级监控设备在多媒体屏幕上密切关注全班学生绘本阅读情况,及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科学指导,满足学生的差异化教学需求,增强绘本阅读教学的互动性,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2.3运用信息化资源,丰富阅读课堂内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化环境最大的利用价值在于“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数字资源,充实语文阅读内容,丰富阅读教学素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例如,在阅读课堂之外,教师可以下载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可以利用课间休息、自习课堂时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逐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小学阶段学生智力、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阅读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积累语文词汇、经典语句,为语文写作积累素材,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完《守株待兔》后,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类似的文章,如《揠苗助长》《坐井观天》等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每个寓言故事传达的思想,达到“引以为戒”的教育目的。在阅读这些寓言故事时,学生可以认识到错误观念的不利影响,从而端正自身的思想观、价值观,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优化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4运用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带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的语文阅读作业,并且让学生根据网络上的正确解析修改错误答案。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获取语文阅读相关信息非常简单、方便,而且获取到的相关教学信息非常详细、全面。学生在根据这些获取到的信息自己修改错误答案的过程中,是他们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不同的小学语文阅读材料,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生自主地完成作业并修改自己的错误答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有很大帮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要加强重视,正确认识信息化技术对于加强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价值,并且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策略,真正实现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最大教学价值,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性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提高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这也是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卫.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8(22):65-66.
[2]潘阳.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新课程(中),2017(04):139.
[3]蒲学宁.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9(19):20-21.
[4]李义.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8(20):78-79.
[5]廖哲勋.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20(2).
[6]陈静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