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杨燕菽
[导读]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逐渐从单纯的成绩考核转变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表现,

        杨燕菽   
        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四川  泸州     646121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逐渐从单纯的成绩考核转变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表现,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重点就是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通设置相关学习情境和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语文表达能力
        前言:
        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小学语文教育肩负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渠道,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思维发展与社会交往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语言表达能力顺畅以后,才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当然,小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学习能力与模仿非常强,基于此,在语言方面需要得到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以此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1.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习惯养成以及语言基础构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现在以及将来的学习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语言表达与交流是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随处都会用到的基础技能,从长远来讲,学生必须拥有随机应变的口语交际与表达沟通能力,再加上灵活的思维和倾听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才能立足于将来社会的发展。新课改标准强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活跃的水平,更早地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的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接触更多的汉字和词语,在与人交际中积累现成的写作素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应用能力。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当得到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当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沉默式的学习方式已然不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笔试能力,导致许多学生的成绩虽然取得了优秀,但是在课堂上从来不主动地发言和提问,无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及想法通过语言流利地表达出来,同时也不敢大胆的开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出来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了,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的效果。而且,学生与教师的身份过于分化,许多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畏惧,不敢在课堂上表达出真实的想法,从而使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此外,学生的性格不同也会使一些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如果没有考虑过学生的性格问题来设计出一些语言活动,往往会适得其反。总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改善。


        3.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3.1为学生创造对话与交流的课堂氛围
        关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给学生创设对话的氛围。我们都知道,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环境作为支撑,沟通和对话是学生们日常都要经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想什么就会表达什么,但是部分学生在和教师进行谈话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语言卡顿的情况,很多学生不敢和教师沟通和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的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那么就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突破。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学生交流,教师在谈话的过程中就一定要营造好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导学习地位,让他们能够积极的融入课堂学习中来,敢于在课堂中发言,愿意在课堂中发言。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想法,自然而然也就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3.2在精炼阅读中调动学生的语言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来学习和收获更多的道理以及语文知识,尤其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言逻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默读文章,然后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出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概述文章的中心思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比如,“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分别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找出文章描写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父亲和母亲持不同看法的原因是什么,请进行思考并回答”、“谈一谈自己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理解和看法”等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悟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阅读习题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堂的中心思想,让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对学生今后做阅读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让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
        3.3在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来实现对自己想法的表达,有些想法口述得不清晰就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小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属于初级阶段,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他们可能做不到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和修饰自己的文章。但是,通过坚持写作,每天记一些小的日记或是写一些小的作文,将自己的情感每天都进行记录和表达。长持以往,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思维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当然,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加强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给学生们观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是比较优美的语句。通过鉴赏这些文学作品,表达出自己在看完这些优秀作品以后的想法。另外,由于小学生感知和认知的能力还不是特别的高,所以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对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前期阶段要求学生可以对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记录就可以了。在写作方面可以给学生进行任务的布置,然后统一时间进行点评,及时掌握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处于什么阶段,然后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发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书面上的知识,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如何提高学生在语言上进行表达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小学时期,学生处于一个学习文字、规范语言、需要表达的阶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义务创新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勇敢地发言,规范学生的语言,并通过阅读、写作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坰松.谈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才智,2019(16):14.
[2]李梦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J].考试周刊,2020(3):60.
[3]金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J].科普童话,2020(05):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