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琼
崇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611230
摘要: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教育部门需要把教学改革这一思想理念放在首要的位置,不断的对校园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单元整合这一模式就是最新提出的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教学手段,基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所以本次文章也是以单元整合的角度着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特别希望能够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及最佳教学手段下,优化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数学教学
前言:单元整合主要指的就是每个单元的部分性内容为核心,让学生在单元内能够清楚地掌握每一部分知识所具有的联系,也感受到知识内容的整体性,这一点对于学生更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所以本次文章的研究也是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探讨单元整合这一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保证教师在基础的知识点着手,不断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使学生了解不同知识所具有的关联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材再建构”单元知识整合
教材编写的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对于知识内容所具有接受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通过反复的研究强调需要利用教材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内容记忆的水平以及运用的能力。所以在课程教学划分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学的内容都被分割,在难度不同的阶段让学生逐步的对数学知识进行适应,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这种分模块式的教学形式,造成了前后知识点无法有效联系的现象,出现了知识理解僵化的情况。所以教师还需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有着一个整体良好的把握,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再一次重新构建教材。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期,教师需要通过对整本教材,甚至所有教材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到小学时期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的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和构建。其中就包括:概率与统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几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这些部分知识点统一学习的过程之中,了解到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地把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再构造。
二、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
思维导图这个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育理念,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清楚合理的划分,利用不同的思维导图画法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
思维导图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单元整合这一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整合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把同一个基础性的概念,衍生出最新的问题和最新的概念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了解不同知识之间所具有相互的联系。在这样的目的下,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的对基础性的概念进行梳理,并且了解其中所衍生的框架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使整个课堂教学的体系变得更加的清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也变得具有可能。
除此之外,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的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把碎片化、零碎化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把握,所以在单元整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思维导图这一教学的理念与之不谋而合,使其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之中,真正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联系各种不同知识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关联。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从基础的知识点出发,让学生能够找到这些知识点所具有的联系,随后衍生出更加深入的知识,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整合习题”培养关联性思维
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相关的概念进行掌握,更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只有提高了学生这一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得以发展。所以在数学概念性的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教师更是需要利用各种各样实际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课堂所涉及到的知识,实现单元的有效整合。因此,在复习和巩固阶段,教师就可以对课堂教学的习题进行设计,充分的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与单元整体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且不断地进行收集和整理,使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练习册以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更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以及教师的引导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选择习题的难度,需要循序渐进,突出课本上所包含的基础性知识,让学生有着更深层次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加减法这一单元内部知识整体复习的过程之中,其中不仅仅有6、7的加减运算,及10的加减运算,更有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师还需要注重难易程度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能够学会灵活地使用渐进法,这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还有加减法的具体运用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自己思维的关联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打造了高效的课堂教育环境。
结论:综上所述,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的模式过于死板,也过于固定化,这也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对知识进行把握和运用,难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关注到教学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完善,这也能够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状态下,吸收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本次文章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内容,主要探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单元整合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把知识所具有的关联性作为核心的线索,引导学生把碎片化的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个体,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整体知识体系有时候更加清楚的认知,也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我国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健华.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以苏教版五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106-107.
[2]陈雨翔.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J].教育界,2020(23):23-24.
[3]吕玲玉.单元整合,有“备”无患——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19(22):109.